国产成人精品在线-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天天做日日爱夜夜爽-天天做日日干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 保險合同糾紛(通用12篇)

最新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 保險合同糾紛(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19 10:22:45
最新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 保險合同糾紛(通用12篇)
時間:2023-10-19 10:22:45     小編:LWC

隨著法治精神地不斷發揚,人們愈發重視合同,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合同來調和民事關系,合同能夠促使雙方正確行使權力,嚴格履行義務。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合同書怎么寫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合同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一

從9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保險業推出一種名為保證保險的新險種。例如機動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由于保證保險本身的特殊性,導致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在法律適用上發生分歧。本文的目的是為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提供參考意見。

保險法第十條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證保險合同的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亦即從銀行借款用于購買機動車的買車人。

保險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可以為被保險人。" 按照這一規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保證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就是不同的人,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被保險人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

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

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我們看到,在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是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而此債務的履行對借款合同的債權人有利,對借款合同的債務人不利。可見,在現實中的保證保險合同中,投保人自己對于保險標的并不具有保險利益,與保險法第十二條關于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的規定,顯然不合。

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是借款合同債務的不履行,即債務人違約。

按照保險法原理,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的、偶然發生的危險,換言之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應不受保險合同當事人主觀方面的影響。但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是投保人自己不履行債務的行為,此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取決于投保人自己的主觀意愿。如果投保人履行債務,保險事故就不發生;反之,投保人不履行債務,保險事故就發生。而投保人不履行債務,除遭遇死亡、喪失勞動能力、陷于破產等特殊情形外,均屬于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債務。可見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與保險法原理不合。

因為保險人所承保的保險事故,是投保人不履行債務,而該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主要是由投保人主觀方面決定的,不符合關于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事故的保險法原理。因此,我們可以斷言,現今所謂保證保險合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險合同。又由于保證保險的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實際上是由投保人主觀方面決定的,因此保證保險本身就包含著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債務,造成保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換言之,保證保險本身包含保險詐騙的危險。

在保險實務中,與保證保險類似的是信用保險,二者容易混淆。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均以債務履行為保險標的,均以債務人屆期不履行債務為保險事故,差別僅在于投保人不同。在保證保險,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在信用保險,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

在信用保險,投保人(債權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具有保險利益,且保險事故(債務不履行)之是否發生,不受投保人(債權人)的影響,屬于客觀存在的不確定風險。實質上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以支付保險費為代價,將債務不履行的風險轉嫁給保險人。因此,信用保險,完全符合保險法關于保險標的、保險事故和保險利益的規定,屬于真正的保險合同。

在保證保險,投保人(債務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不具有保險利益,且保險事故(債務不履行)之是否發生,實際上取決于投保人(債務人)的主觀意愿,不符合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風險的基本原理。保證保險不符合保險法關于保險標的、保險事故和保險利益的規定,不是本來意義上的保險合同。

我們已經看到,所謂保證保險,與保險法原理和現行保險法的規定多有不合,因此所謂保證保險并不是本來意義上的保險。當事人訂立保證保險合同,是借用保險合同的形式,實現擔保債務履行的目的。換言之,所謂保證保險合同,形式和實質是不一致的,是采取保險形式的一種擔保手段。這一判斷與中國保監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認識是一致的。

1999年8月30日,中國保監會在《關于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的復函》(保監法[1999]第16號)中指出:"保證保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是保險人提供擔保的一種形式"。200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工商銀行郴州市蘇仙區支行與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支公司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請示報告的復函》(1999經監字第266號)中指出:"保證保險雖是保險人開辦的一個險種,其實質是保險人對債權的一種擔保行為"。

正確認定保證保險合同的性質,對于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具有重要意義。既然保證保險采用保險合同的形式,屬于"財產保險的一種",則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就應當適用保險法的規定;既然保證保險的實質是"保險人對債權的一種擔保行為",則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也應當適用擔保法關于人的擔保(保證合同)的規定。

根據保證保險合同的形式與實質的關系,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應遵循以下法律適用原則:

(一)對于保險法和擔保法均有規定的事項,應當優先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三)對于保險法未有規定的事項,應當適用擔保法的規定。

(一)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當事人訂立保證保險合同,是借用保險合同的形式,達成擔保借款合同債務履行的目的,投保人(債務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不具有保險利益,正是保證保險合同的本質和目的所決定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能適用保險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換言之,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被告(保險人)以違反保險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為由請求確認保證保險合同無效的主張。

(二)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證保險合同并不是本來意義的保險,而是采用保險合同的形式達成擔保債務履行的目的,保險人所承保的不是不確定的客觀風險。除投保人(債務人)遭遇死亡、喪失勞動能力、陷于破產等客觀原因外,保險事故之發生(不履行債務),均屬于"投保人"(債務人)故意為之,均可構成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如根據保險法第二十八的規定,免除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勢必造成保證保險合同的目的落空,違背保證保險合同的本質和目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得適用保險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換言之,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被告(保險人)以違反保險法第二十八條為由請求免于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主張。

(三)保險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本條能否作為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的法律根據?因為債務人即是投保人,屬于保證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不是保證保險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者",不符合保險法第四十五條關于保險代位權的規定。因此,人民法院不能以本條作為認可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的法律根據,而應當以擔保法關于保證人代位權的規定作為根據。亦即擔保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換言之,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其法律依據不是保險法上的保險人代位權,而是擔保法上的保證人代位權。

(四)擔保法第五條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保證保險合同是用來保證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的擔保手段,因此借款合同是保證保險合同的基礎關系。作為基礎關系的借款合同被認定無效時,導致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消滅,因此保證保險合同亦應無效;但保證保險合同被認定無效時,作為其基礎關系的借款合同并不因而無效。此與保證合同與基礎合同的關系是一致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于保險人證明投保人構成保險欺詐(騙保騙貸)的情形,應當適用擔保法第五條的規定認定保證保險合同無效,并根據保險人過錯程度判決保險人對于原告(被保險人)所受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里介紹東莞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平安保險東莞支公司與建行東莞市篁村支行、陳國彭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審理報告》:

"由于該保證保險合同實際上是以保險合同形式表現出來的擔保合同,具有擔保合同的功能,根據擔保法有關規定,主合同無效導致擔保合同無效的,擔保人無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擔保人存在過錯的,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而導致本案所涉合同無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陳國彭的欺詐行為,但保險公司在陳國彭提供一系列虛假購車文件進行投保的情況下,沒有履行嚴格審查義務,最終與陳國彭簽訂了保險合同并收取了保費,故此保險公司在簽訂保證保險合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過錯,應當對本案借款損失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定,認定上訴人保險公司應對陳國彭不能清償的案涉債務承擔1/3的賠償責任。"我認為,這一法律適用和責任認定是正確的。

(五)擔保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果對于保險標的另有抵押擔保,則應當適用擔保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先執行抵押擔保,保險人僅對于執行抵押擔保未能清償的債務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被保險人(債權人)放棄抵押擔保的,保險人在被保險人(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給付保險金責任。

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此投保人的'"如實告知"關系保險人的重大利益。按照本條第二、三、四款的規定,如投保人的"告知"不實,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拒絕承擔保險賠付的責任。因此,根據本條的規定,應當認為保險人對投保人的"告知"內容負有主動審查義務。

銀行在發放貸款時要求借款人向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保證保險,并以保證保險合同的簽訂作為借款合同的生效條件,目的是讓保險人承擔借款人不能還款的風險。可見銀行之所以簽訂借款合同,是信賴保險人對借款人資信的審查及在借款人不能還款時保險人將代其承擔還款責任。因此,被保險人在訂立借款合同時對借款人(投保人)的資信情況是否審查,與保證保險合同無關。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得支持保險人以被保險人對借款人(投保人)未進行資信審查或審查不嚴為由要求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主張。

決定買保險之前,先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買這份保險。很多市民在挑選保險產品時過多地依賴代理人推薦,其實買保險與買其它商品一樣,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代理人的意見、方案只能起到推薦作用,每個家庭對保險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的希望增加人身保障,有的則是為了轉嫁財務風險,也有想通過保險做理財投資的……不同需求搭配不同保險。親朋好友的保險可以起參考作用,但在實際購買時要切實考慮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年齡結構、風險偏好等因素。

時下保險理財盛行,很多人產生了“買保險就是為了多賺錢”的想法。為了迎合市民的這一心理,保險代理人上門兜售保險時著重宣傳的是分紅功能;銀行柜面上代銷的保險打出的廣告是“回報能有多高”;在保險公司主推的產品中,幾乎都帶有分紅性質,諸如此類的宣傳誤導了不少市民,讓大家覺得買保險就是為了多賺錢。其實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投資理財只是保險的附加功能。對于保險最樸素的解釋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即人人拿出一小部分財富匯集成大經費,一旦個別社會成員發生意外就可以動用這筆愛心基金。市民買保險其實是用少量的錢轉嫁自己和家庭的風險,不要因為繳了保險費沒有得到經濟回報就認為很吃虧。

據粗略統計,目前80%以上的保險拒賠案是由于客戶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引起的。保險合同有個重要原則,就是“如實告知”義務,市民投保時一個小小的“隱瞞”,就會失去日后索賠的權利。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保戶認為自己口頭告知過就可以了,業務員說在保單上可不填就不填,結果理賠時被指控“隱瞞”病情,保戶覺得冤枉卻無據反駁,最后只好被拒賠。要知道“如實告知”義務已經以法律形式被固定下來,任何人都不能豁免投保人不履行該義務。所以投保人一定要在合同上填明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否則保險公司可以以“隱瞞”病情為由拒賠。 還有的“機動車輛保險”要求車主變更要及時更改,否則合同視為無效。還有的機動車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是營運車輛,出險后造成理賠糾紛,因為營運車輛的保費與私用車輛的保費是不一樣的。

保單不能代簽名最主要是針對以死亡為保險責任的人壽保險。這項規定的立法本意是為了防止投保人為經濟利益惡意傷害被保險人,因而一定要被保險人的親筆簽名。保險不能代簽名,是保險常識,但有的分紅險在簽訂合同時,有的保險代理人對簽名要求不嚴格,就容易發生理賠糾紛。有些市民購買的分紅險業績不佳,想要全額退保,便以自己的保單是代簽名為由認為保險合同不成立,要求撤銷所購買的保險產品,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不會被保險公司接受。

由于市民的保險專業知識還比較匱乏,對保險條款中的某些專用術語往往會“想當然”地去理解。以保戶繳費滿兩年退保時保險公司應給付現金價值為例,很多人從字面上理解以為現金價值就是自己所繳的保費。但事實上,客戶退保時的現金價值是所繳保費扣除風險保費、儲蓄金保費后的剩余部分。一般第三年退保的客戶大約只能領到所繳保費的二分之一左右,但這一點讓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倍感“上當”,導致很多糾紛。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二

大家好!

歡聚里慶祝十二周歲生日我代表父母對大家光臨表示衷心感謝!

十二年前伴一聲響亮啼哭父母父母懷著喜悅心情迎來了們愛情結晶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而今從當初襁褓中嬰兒成長為瀟灑帥氣英俊少年!這期間父母付出了許多心血此時此刻我想們有好多話要對大家說!下面就請母親女士、父親先生講話大家歡迎!

(... ...)

望子成龍天下父母心愿辜負父母期望利民中學初一年級一名品學兼優好學生現在讓以熱烈掌聲歡迎小壽星來說一說心中感想(... ...)

樸實話語中流露出對父母深深感激之情孩子心純潔孩子話真誠接下來有請同學代表為帶來們最誠摯祝福!(... ...)

下面讓一起唱起生日快樂這首歌祝愿生日快樂學習進步!

跳動火焰為插上翅膀許下心愿將承載著理想翱翔在廣闊人生天地間!在人生旅途上努力邁開了步相信在今后學習、工作、生活中能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男子漢!

光輝燦爛前景在向招手鋪滿鮮花道路就在腳下!朋友們!讓舉杯祝愿生日快樂明天更美好!也祝愿所有來賓朋友合家歡樂幸福安康!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三

合同

導語】為大家提供保險合同糾紛答辯狀,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寫作需求,相信本文內容能為你起到參考作用。簽訂合同時為了維護交易更加公平的進行,無論是哪一方利益虧損,只要簽了合同,就都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從而使交易更加順利并且完美化。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有關合同的信息,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總經理

住所:_________________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上訴云南__________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答辯意見如下:

一、被告應當對原告實際發生的損失,足額予以賠付。

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保險關系,原告車輛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之內,事故發生當日,原告及時向被告報了案,原告的各項支出符合客觀事實標準,沒有夸大損失。依據《保險法》規定和保險合同的約定,被告應當對原告實際發生的損失,足額予以賠付。

二、關于本案中應當賠付的各項損失。

(一)車輛實際損失52130.45元應當賠付。

雙方所簽訂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非營業用汽車損失保險條款》中第四條第一款規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因碰撞、顛覆、墜落原因造成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原告發生事故后車輛毀損嚴重,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證明車輛實際損失為52130.45元。該車輛實際損失經保險公司的專門業務部門核算,應當為客觀和公正的;保險單中有不計免賠率的特別約定,所以被告應當全額賠付機動車實際損失。

(二)施救費2901元應當賠付。

《保險法》第五十七條:保險事故發生后,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的損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由保險人承擔。本案中的施救費是原告為避免或減少保險損失而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符合維護防損減災的目的。所以,被告應當在保險金額之外另行賠付原告所主張的2901元施救費。

(三)應當賠付車上人員責任險保險金20000元。

雙方所簽訂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條款》第四條約定:“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致使車上人員遭受人身傷亡,依法應當由被保險人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此致

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答辯人:_________________(簽名)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四

上訴人(原審被告):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浦東大道號

法定代表人:陳剖建,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郭國汀,上海市匯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金馬海船務公司。

住所地:金山縣山陽鎮戚家墩

法定代表人:胡宗文,經理

上訴人因上海金馬海船務公司訴上訴人船舶保險合同爭議一案,不服上海海事法院滬海法商字第200號民事判決,茲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2、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兩審全部案件受理費。

上訴的事實和理由:

上訴人認為原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證據采信不客觀,定性完全錯誤,適用和解釋有關法律,規章明顯不當。因而嚴重損害了上訴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正當權利。

一、原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證據采納不客觀。

1.2原審認定:“原告分別于1910月8日及2月6日將兩張金額分別為人民幣80315元及76000元的支票交于被告方。”然而證據表明,上訴人是于96年11月21日收到80000元,3月19日收到57680元。至于0074634號保費通知書,加蓋有轉賬收訖章,注明保費金額為156000元,并不意味著上訴人出具該保費通知書當時已收訖全額保費。這是保險業的習慣做法,旨在促使投保人交費。從時間上看原審的認定也是明顯錯誤的,因為即使被上訴人第二筆保費確實是在97年2月6日交付,亦證實96年11月21日(保費通知書出單日)上訴人不可能收到全額保費。

1.4原審認定:“被告在船舶尚在煙臺港時就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原告是‘新世紀’輪的真正所有人”同樣缺乏根據。因為船舶所有人必須依據國家授權專門機關依法登記方為有效。充其量只能說上訴人可能知道被上訴人將來會成為該輪的`所有人。

1.5原審認定:“‘新世紀’輪回上海另行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后…在未經原告另行投保且未經雙方協商一致的情況下…自行簽發…新保單…在原告的要求下才將已被廢止的‘船舶險’作為新保單批單上注明的承保險別。”原審未查明被上訴人到底何時辦妥登記手續,也不存在所謂用批單再次改變承保險別的事實。實際上批單批改內容僅涉及變更受益人。至于批單上出現‘船舶險’字樣完全是由于上訴人的經辦人,按批改申請書的寫法照抄的結果。而非所謂重新改變保險險別。因為客觀上雙方當時都不可能認為有此種必要。

1.6原審還認定:“原告并未接受新保單”。從新保單的內容主要是由被上訴人提供之事實,從被上訴人事后提交的“批改申請書”注明的保單號碼正是新保單的事實,被上訴人在事故發生之前,從未對新保單提出任何異的事實,足以證實被上訴人早已接受新保單。

二、原審定性完全錯誤

原審認定“目前尚無法證實舊條款明確將本案中‘新世紀’輪發生的事故排除在碰撞之外”“被告應當依約就‘新世紀’輪遭受的保險責任事故向原告作出相應賠償”。也即原審竟將本案中“右噴水泵葉輪內吸入‘漂浮物’(蘆葦、竹桿、繩索)認定為”碰撞!此種認定恐怕全世界獨一無二,可謂開創先例之判。不過,如此先例實在毫無根據。

三、原審適用解釋有關法律與規章錯誤明顯。

3.1本案應適用年人民銀行制定的《沿海、內河船舶保險條款》。適用該條款被上訴人無權主張索賠已屬公認。原審一方面否認新保單的有效性,適用舊保單條款來解釋有關碰撞、觸碰的概念,另一方面卻無視舊保單第14條之“在保險期內,保險船舶出售、轉借、出租、變更航行區域…應當事先書面通知保險人,經保險人同意并辦理批改手續后方為有效”之明確規定。舊保單原被保險人是山東省煙臺海運總公司,保險船舶在保險期內售給了被上訴人,航行區域已變更,被上訴人未書面通知,上訴人未辦理批改手續。因此,如果被上訴人否認新保險單堅持按舊保單投保,依上述保單條款則舊保單早已失效。其無權根據一份已無效的保單主張任何權利。因此被上訴人要么根據新保單主張權利,要么因舊保單已失效而不得主張權利,兩者必居其一。

3.2船舶保險從來都是“列明風險”,保險人僅對列明風險負責。無論是88年之《國內船舶保險條款》還是96年之《沿海、內河船舶保險條款》均屬列明風險,這同樣是不爭之論。

3.3即便退一萬步言,假設被上訴人從未接受新保單,假定被上訴人確實將新保單退還給了上訴人,假使從不存在被保險人變更、船舶所有權變更、航區變更,假若舊保單仍然有效,假如本案只能且應當或必須適用1988年之《國內船舶保險條款》(然而上述假定無一成立)即便如此,原審判決對“碰撞”的解釋也肯定是錯誤的。

3.4《國內船舶保險條款》第四條三款中僅有“碰撞”一詞,而《沿海、內河船舶保險條款》第一條三款中含有“碰撞,觸碰”兩詞.后者多了個“觸碰”,在此問題上的承保范圍明顯要大于前者。質言之,在舊條款中被保險船舶被固定或漂浮物體觸碰是得不到賠償的。而在新條款下則可以。比較1986年人保之《船舶保險條款》之相應條款,此點變得更為一目了然,該條款第一條一款2項規定:“碰撞、觸碰任何固定或漂浮物體。”因此在86年條款(適用于涉外船舶)中,因觸碰固定或漂浮物體所致的被保險船舶的損害亦可以得到賠償。同時必須指出的是:在這兩種條款中,碰撞及觸碰均是指對被保險船舶而言,而非對第三人責任。舊條款第五條,新條款第二條一款之碰撞(觸碰)責任條款,是指對第三人的責任險。

3.5舊條款中并無“觸碰”一詞,更無“固定或漂浮物體”一詞,這兩個術語,前者在新條款及86年條款中才有,后者僅在86年條款中存在。船舶“碰撞”歷來僅指在海上或者與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兩艘或者兩艘以上的船舶之間發生的接觸或者沒有直接接觸(如浪損),造成財產損害的事故。船舶“觸碰”則指船舶與設施或者障礙物(指人為設置的固定或者可以移動的構造物,包括固定平臺、浮鼓、碼頭、堤壩、橋梁、敷設或者架設的電纜、管道等)發生接觸并造成財產損害的事故。可見固定或漂浮物體并非可以隨心所欲地擴張解釋,而是有著特定的對象。實際上此種規定是中國船舶保險條款的獨創,英國船舶保險條款本身并無此種船舶碰撞責任條款,一般均是由保賠協會辦理。

3.6在舊條款下,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僅在船舶碰撞時才對造成被保險人的損失負賠償責任,而在船舶觸碰時,則僅負責被保險人對第三者的責任,而不負責觸碰對被保險船舶本身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而且,事實上,舊保單已經對“被碰撞”(即觸碰)物體作了限定性規定:“碼頭、港口設備、航標、橋墩、固定建筑物”。而新條款則把觸碰明確限于:“碼頭、港口設施、航標”。即便人民銀行之“船舶與本身以外的固定物體和浮動物體或與他船的錨及錨鏈發生猛力的直接接觸,也視為碰撞”解釋,姑且不論其解釋是否符合制定者原意,是否與最高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相悖,是否混淆涉外船舶保險條款與國內船舶保險條款,其強調的也是“猛力的直接接觸”且須是有既定范圍而非毫無限制的“固定物體和浮動物體”。本案不存在所謂“猛力接觸”,有的僅是“吸入”或“絞入”;迄今沒有任何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蘆葦、竹桿、繩索”為該“固定或浮動物體”;也沒有任何一部專著,任何一位學者提出過此種主張;也永遠不可能有此種主張!

3.7結合舊條款第八條七款之“木船、水泥船的錨及錨鏈(纜)或子船的單獨損失”除外,可以肯定原審將吸入“蘆葦、竹桿、繩索”視同船舶碰撞毫無根據,且嚴重違悖常識。因為即使是船舶碰撞損害了前款之錨及錨鏈(纜)或子船,也都屬保險人的除外責任,更何況吸入蘆葦、竹桿、繩索等物了。

3.8保險法第30條之“有利解釋”是在一定范圍內的有利解釋,并非無中生有,無限擴張,順我意者用,逆吾意者棄的任意解釋。即便是舊條款,既然該保險條款已明定保險人僅對船舶碰撞造成的被保險船舶損害負賠償之責,明定了有關設施的種類限于“碼頭、港口設備、航標、橋墩、固定建筑物”。既然有關的司法解釋對何謂“船舶碰撞”、何謂“船舶觸碰”、何謂“固定或漂浮物體”作了明確界定;本案有關條款并不存在任何模凌兩可,含糊不清之處,自無該條適用之余地,既便要適用也必須是有理有據合法才行。

綜上所述,原保險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由于在原保險合同期間發生了船舶所有權轉移,航區變更,船籍港變更等重大事項變更,原保險合同事實上已被新保單取代;被上訴人事后業已書而確認了變更后的新合同;若被上訴人堅持無理否認新保單,則原保險合同依法已經失效,雙方業已不存在任何保險合同關系;本案應適用1996年《沿海、內河船舶保險條款》本案船舶因機器吸入蘆葦等物所造成的損害不屬該保險承保范圍;即便退一萬步言,假如可以適用1988年《國內船舶保險條款》本案機器損害事故仍然不在該保險承保之列。基于上述事實和理由,敬請上級法院依法駁回被上訴人的全部訴訟請求,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正當權益。

此致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天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年2月16日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五

下面是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保險

合同

糾紛案上訴狀,供大家閱讀與參考。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白云支公司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廣園中路282號六樓

法定代表人:劉家慶

上訴請求:

二、請求依法改判并支持上訴人在一審中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即1、請求判令被上訴人立即向上訴人支付意外醫療保險金20xx0元;2、請求判令被上訴人立即向上訴人支付意外傷害保險金100000元;3、判令被上訴人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

上訴的事實與理由:

上訴人徐新因訴被上訴人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白云支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xx)云法民二初字第78號民事判決。上訴人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審查和認定證據及分配舉證責任不符合法律規定,適用法律不當。因此,原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是完全錯誤的。上訴人的具體上訴理由如下: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

1、原判決在第9頁第一行認定:“《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條款(20xx版)》是合同的載體,其內容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并無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合法有效,對雙方均有約束力,應依約履行。”這一認定是錯誤的。理由是:首先,該保險條款是一審被告單方面制定并在庭審時才出示,并非雙方當事方協商確定,也沒有任何我方當事人簽名確認,所以,該條款中的內容并非我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其次,該保險條款中有多處責任免除條款違反了《合同法》第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和《保險法》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由于被上訴人未向上訴人提供上述保險條款的格式條款,也未向上訴人一方明確告知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并且相關條款違反了法律規定,因此上述保險條款并不是全部合法有效,相關條款由于違反法律規定對上訴人一方也不具備約束力。

2、原判決在第9頁第11行認定:“足以印證投保人已收到了上述條款”,該認定也是錯誤的。

首先,被上訴人一審舉證的“投保人蓋章的保險投保單”,我方并不認可其真實性;即使該“投保單”是真實的,其上面的內容也無法確定投保人明確確實收到“保險條款”,而且該投保單上的內容全部是保險公司制定的格式條款,從法律規定的有利于未提供條款方的解釋出發,該內容完全不能明確投保人收到保險條款。其次,如果認定該條款是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則應由被上訴人舉出明確證據證明確實已交付條款并由對方簽收。再次,投保人是否收到保險條款,應由被上訴人舉證證明,法院不能由推理來認定。不能認為因為該保險條款是保險合同的“重點部分”,所以推定該條款一定交付給了投保人。一審法院對上述事實的推理缺乏邏輯性和法律依據,是錯誤的。

二、原判決對上訴人一審請求的支付意外醫療保險金20xx0元不予支持,不符合法律規定,是錯誤的。

上訴人訴請的支付意外醫療保險金的法律依據:

1、《保險法》第十七條:“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

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在本案中,沒有證據證明保險人將格式條款交付給了被保險人,也無證據證明保險人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進行了明確說明或重點提示,因此,本案保險人提供的條款不產生效力。

2、《保險法》第十九條:“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中的下列條款無效:

(一)免除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義務或者加重投保人、被保險人責任的;

(二)排除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依法享有的權利的。”

因此,保險人的所謂“意外醫療保險責任適用補償原則”的條款無效。

3、《保險法》第四十六條:“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

據此規定第三者對被保險人的相關賠償,不影響被保險人向保險人索賠保險金。

而在本案中,上訴人的單位根本未向上訴人支付醫療費賠償,而且上訴人在本案中也向法庭提交了醫療費發票原件。因此,人民法院對上訴人的請求支付醫療保險金的訴請應予支持。

三、原判決對上訴人一審請求的支付意外傷害保險金100000元的訴請不予支持,屬于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都是錯誤的。

上訴人訴請支付意外傷害保險金的法律依據:

1、《保險法》第三十條:“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

在本案中,保險公司的任何證據都不能證明其提供的格式條款向被保險人進行了明確告知并交付給被保險人簽收。因此應當按照有利于被保險人的原則對相關內容作出解釋。

2、《保險法》第十七條和第十九條

據上述法條規定,保險公司因為沒有向被保險人支付格式條款并明確告知,保險公司制定的免予自己責任的條款無效。

因此,上訴人請求的按照最高院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標準計算殘疾賠償保險金并判令被上訴人支付,符合法律規定,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予支持。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不符合《合同法》和《保險法》的規定,是錯誤的。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改判。

此致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徐新

年 月 日

上訴人: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xx公司;

被上訴人:xx市某廠;

上訴請求:

一、 撤銷xx市某區人民法院(20xx)民二初某號民事判決書;

二、 改判上訴人依法向被上訴人支付理賠款人民幣30萬元;

三、 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被上訴人訴上訴人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經某區人民法院審理,制發了上述民事判決書,上訴人認為該判決書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系錯誤的民事判決,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故上訴人依法提起上訴。

上述判決書錯誤之處為:

一、 上訴人從未自認應向被上訴人支付保險金人民幣2418583.51元。

上述判決書稱上訴人在答辯時表示“現經.......核算,應賠償的保險金為人民幣2418583.51元。

經查案卷筆錄,上訴人庭審中原話為“根據原告的資料,我方最后核定被告損失為2418583.51元”,此系表示,被上訴人雖然訴稱其損失高達392萬余元,但經上訴人核算,其損失僅為2418583.51元。此并不表示上訴人需要或愿意或自認向被上訴人完全賠償該損失,且,在該頁筆錄中,上訴人進一步陳述了對原告訴稱的種種異議,并提出“應按比例賠付”。

所以,上述判決書誤將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損失的核定作為上訴人自認之賠償金額,上述判決書存在嚴重不當。

二、 判決書對保險原則存在認識誤區,以致對本案核心概念“重置價值”認定錯誤。

保險的原則在于損失補償原則,也即,當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使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前的經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收益。

因此,根據上述原則,所謂重置價值,無論法律概念還是顧名思義,即是保險標的出險時的實際價值即購置或構建與保險標的出險時相同狀況的財產所需要的金額,而該概念的核心即是保險標的出險時的“相同狀況”。所謂相同狀況,即包括保險標的的成新度(折舊率)等。

換言之,如果某人現在擁有一輛已經用了三年的手機,原購進價是5000元,現在同樣的新手機的市場價是3400元,而其使用的手機,根據成新度,在二手市場的市場價只有1100元了。在前述情形下,如果某人手機投保了某種保險,保險時也約定如果手機全損則按重置價值予以理賠,而現如果手機真的出現了全損,在此情形下,即應是按前述二手市場的市場價1100元予以理賠,而不可能依現在新手機的市場價3400元理賠,更不可能以原價格5000元理賠。

上述舉例,則是充分地表明了“重置價值”在保險實務中的運用。

而如果以現新價格3400元或原價格5000元理賠,則違反了保險原則。且,如果依此對重置價值的錯誤理解,可以推演這樣的情形:一些投保人先行購買某些物品,使用多年后再行投保,而一旦出現保險責任,則仍獲得最初支付的物品購買款。投保人可以據此生財有道,作為一門經營之術,而此必將導致社會經濟秩序的嚴重混亂。

而本案中,上述判決書的錯誤之處就在于,其錯誤理解了“重置價值”的概念,將其理解為所涉設備或物品原購進之的價值,要求上訴人支付宛如上述舉例中的手機原購進價5000元。上述判決書的錯誤顯而易見。

因此,根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保險合同的約定,在上訴人依重置價值約定進行理賠時,應是根據所涉保險標的在出現保險事故時的狀態并據此評估后確定其價值,即結合被上訴人原購進價、現市場價、成新率(折舊率)等予以認定,而不能僅考慮原購進價或現市場價而不考慮其成新率(折舊率)。

一審時,上訴人曾提請法庭向保監會等政府權威部門對“重置價值”的概念進行查證,但遺憾的是,法庭未接受此要求。

故此,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上述“重置價值”予以正確認定并據此正確認定被上訴人的實際損失。

三、 判決書及評估報告存在其他嚴重評估錯誤:

判決書及評估報告除對上述“重置價值”的錯誤認定外,仍存在其他嚴重評估錯誤。對此,上訴人已多次向法庭書面及口頭陳述,可詳見上訴人提交的書面異議及庭審筆錄,而上述判決書對此卻未有正確認定。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評估報告存在的其他嚴重評估錯誤予以認定及糾正。

四、 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根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供的資料核定,可以表明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在此情形下,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現由于評估報告存在的上述評估錯誤,導致顯示被上訴人已足額投保,但如將上述評估報告存在的評估錯誤予以糾正,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的事實即可顯現,上訴人也即應比例賠付。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在確定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的情形下判定上訴人應比例賠付。

五、 被上訴人對火災事故及損失存在過錯:

上訴人在庭審中已經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表明被上訴人對火災事故及損失存在過錯,但遺憾的是,上述判決書無視與此,卻表述為“未提供充分證據,故本院不予采納”。

需要指出的是,在庭審中,上訴人一再申請法庭向消防部門調取訴爭火災事故的案卷,但法庭卻一直未予調取,此嚴重影響了對本案事實的相關認定。

對被上訴人的過錯,上訴人提出:

1、 被上訴人在訴爭火災事故前一年曾發生類似的火災事故,但被上訴人卻未完善防火措施,短短一年后又發生同樣的火災事故。

2、 被上訴人缺乏應有的防火設施,防火設施不完備。

3、 火災事故發生時,被上訴人救火措施不當,未采取通常的的救火措施,也違反其已經存在的消防制度。如,發生火災后不是及時撥打119電話報警,而是自行救火,數十分鐘后才撥打119電話報警,延緩了消防部門的及時救火,導致了火災損失的擴大。

等等。對被上訴人的具體過錯情形,上訴人在庭審中均已詳述,在此不再重復。在此等情形下,根據法律規定及保險合同的約定,被上訴人對此負有一定責任,上訴人可酌定減少理賠金額。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被上訴人的過錯予以認定并據此確定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綜上,一審判決書對案涉核心概念“重置價值”存在認定錯誤,未注意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被上訴人對火災損失存在過錯、評估報告存在嚴重錯誤等事實,致使錯誤認定事實、錯誤適當法律,終致錯誤判決,嚴重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切實根據事實和法律,公正審理,以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也維護法律及法院應有的公正和尊嚴。

此呈

xx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xx公司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六

被上訴人:xx市某廠;

上訴請求:

一、撤銷xx市某區人民法院(20xx)民二初某號民事判決書;

二、改判上訴人依法向被上訴人支付理賠款人民幣30萬元;

三、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事實和理由:被上訴人訴上訴人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經某區人民法院審理,制發了上述民事判決書,上訴人認為該判決書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系錯誤的民事判決,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故上訴人依法提起上訴。

上述判決書錯誤之處為:

一、上訴人從未自認應向被上訴人支付保險金人民幣2418583.51元。

上述判決書稱上訴人在答辯時表示“現經.......核算,應賠償的保險金為人民幣2418583.51元。

經查案卷筆錄,上訴人庭審中原話為“根據原告的資料,我方最后核定被告損失為2418583.51元”,此系表示,被上訴人雖然訴稱其損失高達392萬余元,但經上訴人核算,其損失僅為2418583.51元。此并不表示上訴人需要或愿意或自認向被上訴人完全賠償該損失,且,在該頁筆錄中,上訴人進一步陳述了對原告訴稱的種種異議,并提出“應按比例賠付”。

所以,上述判決書誤將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損失的核定作為上訴人自認之賠償金額,上述判決書存在嚴重不當。

二、判決書對保險原則存在認識誤區,以致對本案核心概念“重置價值”認定錯誤。

保險的原則在于損失補償原則,也即,當保險標的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時,通過保險賠償,使被保險人恢復到受災前的經濟原狀,但不能因損失而獲得額外收益。

因此,根據上述原則,所謂重置價值,無論法律概念還是顧名思義,即是保險標的出險時的實際價值即購置或構建與保險標的出險時相同狀況的財產所需要的金額,而該概念的核心即是保險標的出險時的“相同狀況”。所謂相同狀況,即包括保險標的的成新度(折舊率)等。

換言之,如果某人現在擁有一輛已經用了三年的手機,原購進價是5000元,現在同樣的新手機的市場價是3400元,而其使用的手機,根據成新度,在二手市場的市場價只有1100元了。在前述情形下,如果某人手機投保了某種保險,保險時也約定如果手機全損則按重置價值予以理賠,而現如果手機真的出現了全損,在此情形下,即應是按前述二手市場的市場價1100元予以理賠,而不可能依現在新手機的市場價3400元理賠,更不可能以原價格5000元理賠。

上述舉例,則是充分地表明了“重置價值”在保險實務中的運用。

而如果以現新價格3400元或原價格5000元理賠,則違反了保險原則。且,如果依此對重置價值的錯誤理解,可以推演這樣的情形:一些投保人先行購買某些物品,使用多年后再行投保,而一旦出現保險責任,則仍獲得最初支付的物品購買款。投保人可以據此生財有道,作為一門經營之術,而此必將導致社會經濟秩序的嚴重混亂。

而本案中,上述判決書的錯誤之處就在于,其錯誤理解了“重置價值”的概念,將其理解為所涉設備或物品原購進之的價值,要求上訴人支付宛如上述舉例中的手機原購進價5000元。上述判決書的錯誤顯而易見。

因此,根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保險合同的約定,在上訴人依重置價值約定進行理賠時,應是根據所涉保險標的在出現保險事故時的狀態并據此評估后確定其價值,即結合被上訴人原購進價、現市場價、成新率(折舊率)等予以認定,而不能僅考慮原購進價或現市場價而不考慮其成新率(折舊率)。

一審時,上訴人曾提請法庭向保監會等政府權威部門對“重置價值”的概念進行查證,但遺憾的是,法庭未接受此要求。

故此,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上述“重置價值”予以正確認定并據此正確認定被上訴人的實際損失。

三、判決書及評估報告存在其他嚴重評估錯誤:

判決書及評估報告除對上述“重置價值”的錯誤認定外,仍存在其他嚴重評估錯誤。對此,上訴人已多次向法庭書面及口頭陳述,可詳見上訴人提交的書面異議及庭審筆錄,而上述判決書對此卻未有正確認定。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評估報告存在的其他嚴重評估錯誤予以認定及糾正。

四、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根據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提供的資料核定,可以表明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在此情形下,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現由于評估報告存在的上述評估錯誤,導致顯示被上訴人已足額投保,但如將上述評估報告存在的評估錯誤予以糾正,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的事實即可顯現,上訴人也即應比例賠付。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在確定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的情形下判定上訴人應比例賠付。

五、被上訴人對火災事故及損失存在過錯:

上訴人在庭審中已經提供了大量的證據表明被上訴人對火災事故及損失存在過錯,但遺憾的是,上述判決書無視與此,卻表述為“未提供充分證據,故本院不予采納”。

需要指出的是,在庭審中,上訴人一再申請法庭向消防部門調取訴爭火災事故的案卷,但法庭卻一直未予調取,此嚴重影響了對本案事實的相關認定。

對被上訴人的過錯,上訴人提出:

1、被上訴人在訴爭火災事故前一年曾發生類似的火災事故,但被上訴人卻未完善防火措施,短短一年后又發生同樣的火災事故。

2、被上訴人缺乏應有的防火設施,防火設施不完備。

3、火災事故發生時,被上訴人救火措施不當,未采取通常的的救火措施,也違反其已經存在的消防制度。如,發生火災后不是及時撥打119電話報警,而是自行救火,數十分鐘后才撥打119電話報警,延緩了消防部門的及時救火,導致了火災損失的擴大。

等等。對被上訴人的具體過錯情形,上訴人在庭審中均已詳述,在此不再重復。在此等情形下,根據法律規定及保險合同的約定,被上訴人對此負有一定責任,上訴人可酌定減少理賠金額。

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二審時對被上訴人的過錯予以認定并據此確定上訴人應按比例賠付。

綜上,一審判決書對案涉核心概念“重置價值”存在認定錯誤,未注意被上訴人未足額投保、被上訴人對火災損失存在過錯、評估報告存在嚴重錯誤等事實,致使錯誤認定事實、錯誤適當法律,終致錯誤判決,嚴重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上訴人呈請xx市中級人民法院切實根據事實和法律,公正審理,以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也維護法律及法院應有的公正和尊嚴。

此呈

xx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某保險股份有限公司xx公司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七

原告:_________,性別: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出生,_________族,住址:,身份證號: __,聯系電話: 。被告:xx公司,住所地: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職務:_________,聯系電話: __________。訴訟請求:風險提示:

訴訟請求必須具體﹑明確,該寫的一定要寫,因為其事關法院審查的范圍。但千萬不可不加思考地亂要求,如果無相應的證據來支持你的主張,勢必遭到敗訴的后果,通常還會因此而向法院支付相應的訴訟費。

另外,訴訟請求應提出具體的數額,不能籠統地說賠償原告的一切損失之類。雖然這是沒有爭議的,但并不等于在提出訴訟請求時多多益善,比較切合實際的請求數額,不僅可以減收訴訟成本,降低訴訟風險,而且有利于法院的調解和雙方當事人的和解,減少訟累。

1、請求判令被告連帶支付所欠原告的勞務費共計人民幣_________元。

2、請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風險提示:

訴狀是個利劍,挑起戰爭。如果沒有寫好,那么勢必倒過來傷到自己。因此,要擺事實,講明道理,引用有關法律和政策規定,為訴訟請求的合法性提供充足的依據。擺事實,是要把雙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發生糾紛的原因、經過和現狀,特別是雙方爭議的焦點,實事求是地寫清楚。講道理,是要進行分析,分清是非曲直,明確責任,并援引有關法律條款和政策規定。 原告從________年____月起與被告簽訂________勞務合同,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被告所在的x部任職_________職務,具體從事_________工作,于________年____月開工至________年____月竣工期間,總工程款為_________元。在工程期間,被告________陸續支付給原告共_________元,現尚余欠款_________元。綜上所述,原告方為被告承建_______工程,被告應當按照約定支付相應勞務費用,現被告對所欠原告的款項一直拖欠不支付,經原告多次催討未果,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起訴,請依法裁決。此致__________人民法院 起訴人: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風險提示:

提起民事訴訟的原告負有舉證責任,要能夠舉出證明案情事實,支持自己訴訟主張的各種證據等等。

注意,列書證,要附上原件或復制件,如系摘錄或抄件,要如實反映原件本意,切忌斷章取義、并應注明材料的出處;列舉物證,要寫明什么樣的物品,在什么地方由誰保存著;列舉證人,要寫明證人的姓名、住址,他能證明什么問題等。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八

訴訟請求:

2、訴訟費__________元由李某承擔。

事實與理由:

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李某因經營資金緊張向楊某借款__________元用于周轉,寫下借條并約定_____個月后一次還清欠款,利息按照銀行利息支付。到期后,李某以沒錢為由拒絕歸還。故原告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訴訟,請求貴院依法判決。

此致

某市某區人民法院

起訴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九

人身保險合同是以人的壽命或身體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當被保險金發生死亡、傷殘、疾病或生存到約定的年齡、期限時間保險人根據約定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協議。那么對于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代理詞,歡迎參考閱讀。

一、訴訟請求:

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二、事實及理由如下:

20xx年1月13日,原告為其所有的滬號小型轎車向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分公司購買了保險,雙方協商確定按照新車購置價176萬元,購買了包括機動車損失保險、不計免賠特約條款等在內的保險。保險期限自20xx年1月14日零時起至20xx年1月13日二十四時止。

20xx年2月20日15時許,原告駕駛被保險車輛沿沛縣龍河公路由北向南行駛至安國七堡村附近時,因躲避行人與路邊樹木發生碰撞后駛入路邊河中,造成全車損壞。交警和保險公司均派人到現場查勘,并對事故予以確認。

20xx年3月12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車輛損失確認單,被保險車輛被認定為全損,定損金額為830720元,殘值作價金額為10萬元;后殘值于20xx年3月18日由被告拍賣,所得10萬元由原告取得。另外事故發生時原告先行墊付了施救費2200元,應由被告支付。綜上,被告應在20xx年3月22日前向原告支付車輛損失賠償款共計732920元。然而被告至今尚未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義務,請求法院依法判決,維護我方合法權益。

法庭調查,原告舉證

證據一:保險單

1證明原告向被告投保了機動車損失保險和不計免賠率險。

2證明原被告雙方協商確定新車購置價為176萬,并以此確定了保險金額。 3證明保險車輛的初次登記時間為20xx年10月17日,即被保險車輛的新車購置時間。

4證明保險期間為自20xx年1月14日零時起至20xx年1月13日二十四時止。

證據二:車損險保險

合同范本

1根據第四條約定,原告駕駛保險車輛因墜落導致車輛損失的,保險公司應承擔保險責任。

2根據第十條約定,保險金額由原被告雙方根據投保時被保險車輛的新車購置價確定為176萬元。

3根據第二十四條約定,被保險車輛發生事故后,經被告檢驗,認定車輛全損,并確定損失金額為830720元。

4根據第二十五條約定,被保險車輛遭受損失后的殘值部分已有被告拍賣處理,拍賣所得10萬元由原告取得。

5根據二十七條約定,被保險車輛的折舊金額為:1760000*0.6%*88=929280元;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車輛的實際價值為830720元,與被告定損金額一致。

證明被保險車輛發生事故的真實性以及事故的時間、地點、過程。

證據四: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 證明被告對被保險車輛認定為全損,并確定損失金額為830720元。

證據五:機動車轉讓協議

證明被保險車輛殘值部分已經處理完畢。

證據六:施救費發票

證明施救被保險車輛時原告支付2200元施救費。

被告答辯情形:

注:法庭辯論主體思路為被告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證明保險單、保險合同條款和定損合同無效,否則應認定保險合同真實有效,雙方應予以履行;是否能證明事故不屬實;是否能證明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情形一:投保人投保時未如實告知投保車輛的二手車交易價格,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投保人存在欺詐,要求撤銷已經簽訂的定損合同。

法律依據:《保險法》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我方辯論:1保單上明確載明投保車輛的初次登記日期為“20xx年10月17日”,因此被告在保險合同簽訂時就應當知道投保車輛系二手車,但未詢問二手車的交易價格,我方無告知義務,更不存在欺詐。

2投保車輛的交易價格與保險合同無關,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車損險合同是按照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保險價值的不定值合同,而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與其交易價格無必然聯系,即使是通過無償贈與的形式獲得保險標的的所有權,也不影響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

情形二:保險金額超過保險價值,超過部分無效。保單上的保險金額為176萬元,而投保車輛的實際價值即其購買價格為26萬元,因此保險金額遠遠高出保險價值,超過部分無效,只同意在26萬的保險金額范圍內理賠。

法律依據:《保險法》第五十五條: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并在合同中載明的,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以約定的保險價值為賠償計算標準。

投保人和保險人未約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的,保險標的發生損失時,以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為賠償計算標準。

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部分無效,保險人應當退還相應的保險費。

我方辯論:對方主張以投保車輛的購入價格作為保險價值,既無合同約定也無法律依據。實際上在投保時當事人是以新車購置價來確定保險金額的,即雙方協商確定新車購置價為176萬元,并以此確定車輛損失保險的保險金額也為176萬元。這樣的確定方式符合保險條款第10條的規定,應當成為賠償處理的依據。

情形三:對交通事故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在保險公司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時,原告身上并無水跡,與原告所稱車輛在其駕駛下入水的情形不符,因此本次交通事故的真實性存在疑點。

我方辯論:因為事發時為冬季,原告在駕車落水后涉水上岸衣服已經濕透,冰冷難耐遂去附近的集市購買新衣換上,因此身上才會沒有水跡。

對于此次交通事故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被告無確切證據的應以此為準。

情形四:保險車輛損失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車輛是在撞擊后駛入河中導致車輛損失的,根本損失原因是落水。而落水并不在保險合同第五條保險責任的范圍內,因此不予理賠。

合同依據:《保險合同》第四條: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因下列原因造成被保險機動車的損失,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一) 碰撞、傾覆、墜落;

(二) 火災、爆炸、自燃;

(三) 外界物體墜落、倒塌;

(四) 暴風、龍卷風;

(五) 雷擊、雹災、暴雨、洪水、海嘯;

(六) 地陷、冰陷、崖崩、雪崩、泥石流、滑坡;

2

頁,當前第

1

1

2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十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律師事務所律師乙方: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支公司甲方訴乙方機動車輛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現甲乙雙方本著自愿公平的原則,經友好協商達成本和解協議,共同遵照執行。第一條乙方確定甲方的機動車輛保險定損額為________元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因甲方無法提供病歷,加扣醫療費用的x%,同時因甲方投保車輛系第二次出險,也須加扣相應金額的x%。最后確定實際賠付金額為__________元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在收到甲方符合理賠條件的有關票證之日(全套理賠票證原件已交付乙方)起10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支付。第二條甲方在收到上述第一條所述賠款____________元人民幣后,2個工作日內,向__________縣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訴訟費用由甲方承擔,與乙方無關。第三條有關甲方出險車輛的全部殘值由乙方收回,甲方保證不得短少,否則扣減本協議第一條約定的相應的賠付金額。第四條本協議簽訂履行后,甲乙雙方無其他爭執。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代表簽字或蓋章后即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公司______支公司

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保險合同糾紛和解協議書

保險合同糾紛

和解協議書

仲裁和解協議書

民事和解協議書

刑事和解協議書

仲裁和解協議書

交通和解協議書

和解協議書范本

和解協議書怎么寫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十一

從9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保險業推出一種名為保證保險的新險種。例如機動車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由于保證保險本身的特殊性,導致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在法律適用上發生分歧。本文的目的是為人民法院審理這類案件提供參考意見。

一、什么是保證保險?

(一)保證保險合同的投保人

保險法第十條規定:“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并按照保險合同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證保險合同的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亦即從銀行借款用于購買機動車的買車人。

(二)保證保險合同的被保險人

保險法第二十二條規定:“被保險人是指其財產或者人身受保險合同保障,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投保人可以為被保險人。”按照這一規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保證保險合同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就是不同的人,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被保險人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

(三)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

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

(四)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

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我們看到,在保證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是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而此債務的履行對借款合同的債權人有利,對借款合同的債務人不利。可見,在現實中的保證保險合同中,投保人自己對于保險標的并不具有保險利益,與保險法第十二條關于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的規定,顯然不合。

(五)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

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是借款合同債務的不履行,即債務人違約。

按照保險法原理,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的、偶然發生的危險,換言之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應不受保險合同當事人主觀方面的影響。但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是投保人自己不履行債務的行為,此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取決于投保人自己的主觀意愿。如果投保人履行債務,保險事故就不發生;反之,投保人不履行債務,保險事故就發生。而投保人不履行債務,除遭遇死亡、喪失勞動能力、陷于破產等特殊情形外,均屬于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債務。可見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事故,與保險法原理不合。

(六)小結

因為保險人所承保的保險事故,是投保人不履行債務,而該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主要是由投保人主觀方面決定的,不符合關于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事故的保險法原理。因此,我們可以斷言,現今所謂保證保險合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險合同。又由于保證保險的保險事故之是否發生,實際上是由投保人主觀方面決定的,因此保證保險本身就包含著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債務,造成保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換言之,保證保險本身包含保險詐騙的危險。

二、保證保險與信用保險

在保險實務中,與保證保險類似的是信用保險,二者容易混淆。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均以債務履行為保險標的,均以債務人屆期不履行債務為保險事故,差別僅在于投保人不同。在保證保險,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務人;在信用保險,投保人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

在信用保險,投保人(債權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具有保險利益,且保險事故(債務不履行)之是否發生,不受投保人(債權人)的影響,屬于客觀存在的不確定風險。實質上是,借款合同的債權人以支付保險費為代價,將債務不履行的風險轉嫁給保險人。因此,信用保險,完全符合保險法關于保險標的、保險事故和保險利益的規定,屬于真正的保險合同。

在保證保險,投保人(債務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不具有保險利益,且保險事故(債務不履行)之是否發生,實際上取決于投保人(債務人)的主觀意愿,不符合保險事故必須是客觀的不確定風險的基本原理。保證保險不符合保險法關于保險標的、保險事故和保險利益的規定,不是本來意義上的保險合同。

三、保證保險合同的定性和法律適用

我們已經看到,所謂保證保險,與保險法原理和現行保險法的規定多有不合,因此所謂保證保險并不是本來意義上的保險。當事人訂立保證保險合同,是借用保險合同的形式,實現擔保債務履行的目的。換言之,所謂保證保險合同,形式和實質是不一致的,是采取保險形式的一種擔保手段。這一判斷與中國保監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認識是一致的。

8月30日,中國保監會在《關于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的復函》(保監法[]第16號)中指出:“保證保險是財產保險的一種,是保險人提供擔保的一種形式”。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工商銀行郴州市蘇仙區支行與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支公司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請示報告的復函》(1999經監字第266號)中指出:“保證保險雖是保險人開辦的一個險種,其實質是保險人對債權的一種擔保行為”。

正確認定保證保險合同的性質,對于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具有重要意義。既然保證保險采用保險合同的形式,屬于“財產保險的一種”,則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就應當適用保險法的規定;既然保證保險的實質是“保險人對債權的一種擔保行為”,則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也應當適用擔保法關于人的擔保(保證合同)的規定。

根據保證保險合同的形式與實質的關系,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應遵循以下法律適用原則:

(一)對于保險法和擔保法均有規定的事項,應當優先適用保險法的規定;

(三)對于保險法未有規定的事項,應當適用擔保法的規定。

四、法律適用的具體問題

(一)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保險合同無效。”當事人訂立保證保險合同,是借用保險合同的形式,達成擔保借款合同債務履行的目的,投保人(債務人)對于保險標的(債務履行)不具有保險利益,正是保證保險合同的本質和目的所決定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能適用保險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換言之,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被告(保險人)以違反保險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為由請求確認保證保險合同無效的主張。

(二)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證保險合同并不是本來意義的保險,而是采用保險合同的形式達成擔保債務履行的目的,保險人所承保的不是不確定的客觀風險。除投保人(債務人)遭遇死亡、喪失勞動能力、陷于破產等客觀原因外,保險事故之發生(不履行債務),均屬于“投保人”(債務人)故意為之,均可構成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如根據保險法第二十八的規定,免除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勢必造成保證保險合同的目的落空,違背保證保險合同的本質和目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得適用保險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換言之,人民法院不得支持被告(保險人)以違反保險法第二十八條為由請求免于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主張。

(三)保險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本條能否作為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的法律根據?因為債務人即是投保人,屬于保證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不是保證保險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者”,不符合保險法第四十五條關于保險代位權的規定。因此,人民法院不能以本條作為認可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的法律根據,而應當以擔保法關于保證人代位權的規定作為根據。亦即擔保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換言之,承擔了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人向債務人追償,其法律依據不是保險法上的保險人代位權,而是擔保法上的保證人代位權。

(四)擔保法第五條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保證保險合同是用來保證借款合同債務的履行的`擔保手段,因此借款合同是保證保險合同的基礎關系。作為基礎關系的借款合同被認定無效時,導致保證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消滅,因此保證保險合同亦應無效;但保證保險合同被認定無效時,作為其基礎關系的借款合同并不因而無效。此與保證合同與基礎合同的關系是一致的。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于保險人證明投保人構成保險欺詐(騙保騙貸)的情形,應當適用擔保法第五條的規定認定保證保險合同無效,并根據保險人過錯程度判決保險人對于原告(被保險人)所受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

這里介紹東莞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平安保險東莞支公司與建行東莞市篁村支行、陳國彭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審理報告》:

“由于該保證保險合同實際上是以保險合同形式表現出來的擔保合同,具有擔保合同的功能,根據擔保法有關規定,主合同無效導致擔保合同無效的,擔保人無過錯的,不承擔責任;擔保人存在過錯的,應承擔過錯賠償責任。而導致本案所涉合同無效的根本原因在于陳國彭的欺詐行為,但保險公司在陳國彭提供一系列虛假購車文件進行投保的情況下,沒有履行嚴格審查義務,最終與陳國彭簽訂了保險合同并收取了保費,故此保險公司在簽訂保證保險合同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過錯,應當對本案借款損失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定,認定上訴人保險公司應對陳國彭不能清償的案涉債務承擔1/3的賠償責任。”我認為,這一法律適用和責任認定是正確的。

(五)擔保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同一債權既有保證又有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對物的擔保以外的債權承擔保證責任。債權人放棄物的擔保的,保證人在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保證責任。”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果對于保險標的另有抵押擔保,則應當適用擔保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先執行抵押擔保,保險人僅對于執行抵押擔保未能清償的債務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被保險人(債權人)放棄抵押擔保的,保險人在被保險人(債權人)放棄權利的范圍內免除給付保險金責任。

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此投保人的“如實告知”關系保險人的重大利益。按照本條第二、三、四款的規定,如投保人的“告知”不實,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拒絕承擔保險賠付的責任。因此,根據本條的規定,應當認為保險人對投保人的“告知”內容負有主動審查義務。

銀行在發放貸款時要求借款人向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保證保險,并以保證保險合同的簽訂作為借款合同的生效條件,目的是讓保險人承擔借款人不能還款的風險。可見銀行之所以簽訂借款合同,是信賴保險人對借款人資信的審查及在借款人不能還款時保險人將代其承擔還款責任。因此,被保險人在訂立借款合同時對借款人(投保人)的資信情況是否審查,與保證保險合同無關。人民法院審理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件,不得支持保險人以被保險人對借款人(投保人)未進行資信審查或審查不嚴為由要求不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主張。

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權篇十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律師事務所律師

乙方:__________公司_____________支公司 甲方訴乙方機動車輛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現甲乙雙方本著自愿公平的原則,經友好協商達成本和解協議,共同遵照執行。

第一條

乙方確定甲方的機動車輛保險定損額為________元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因甲方無法提供病歷,加扣醫療費用的x%,同時因甲方投保車輛系第二次出險,也須加扣相應金額的x%。最后確定實際賠付金額為__________元人民幣(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在收到甲方符合理賠條件的有關票證之日(全套理賠票證原件已交付乙方)起10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支付。

第二條

甲方在收到上述第一條所述賠款____________元人民幣后,2個工作日內,向__________縣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訴訟費用由甲方承擔,與乙方無關。

第三條

有關甲方出險車輛的全部殘值由乙方收回,甲方保證不得短少,否則扣減本協議第一條約定的相應的賠付金額。

第四條

本協議簽訂履行后,甲乙雙方無其他爭執。

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代表簽字或蓋章后即生效。

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 极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天天草夜夜 | 性视频久久 | 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中文 日本 免费 高清 | xxxx久久|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 激情婷婷六月 | 黄污在线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视频 | 青草免费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 韩国三级bd高清中文字幕合集 | 欧美国产三级 |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一级持黄大片99久久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久久精品a国产一级 | 青青网站 | 日本免费看黄 | 久久www免费人成看国产片 | 国产网站在线看 | 黄色网欧美 | 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只有 | 目韩一区二区三区系列片丶 | 久久精品人 | 青青青青在线成人视99 | 99热8| 日日爽天天 |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 a级日本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黄色片 | 激情五月深爱五月 | 人人插| 免费网站日本永久免费观看 | 日韩三级a | 岛国片在线看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婷婷是五月综合色狠狠 | 在线观看日本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