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必須參加嗎,教育部的“雙減”政策發布后,首先實施的就是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舉措的實施,不過也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們好奇,課后延時服務本是為了緩解家長們的壓力,而對于不具有這樣壓力的家長們來說,課后服務孩子是否必須參加呢?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必須參加嗎
對于學生和家長來說,參加課后服務是否必須到17時30分、一周五天每天都參加?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本市要求學校提供覆蓋周一至周五、15時30分至17時30分的課后服務,但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生理特點、年齡特點和家庭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擇,并不是“一刀切”地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到17時30分,或者每天都要參加課后服務。
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多元需求,學校在課后服務活動供給上也力求做到多元化。比如,學校每天會提供包括學科類作業輔導、體育類、綜合素質類等豐富的、個性化的課后服務內容。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自愿參加,不強制要求必須參加。特別是小學低年齡段的孩子,更要尊重孩子成長的生理特點,讓孩子有更多回家放松調理的時間。
針對不同年齡段以及學段的學生,學校安排課后服務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開學兩周后,不少學校做了充分的家校溝通甚至問卷調查,發現初中學生的家長對于學科類輔導的要求非常迫切,促使學校打破原來的班級劃分進行分類輔導,在課后服務時間既能幫助部分學生把當日作業完成好,也能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提高性的供給。
“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學校在引進其他學校優質課程資源,包括干部教師資源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特別是通過學區內、集團內干部教師的交流輪崗,提高課后服務的質量和吸引力。”李奕說,比如作為干部教師交流輪崗試點的密云區和東城區,他們讓孩子見到更多老師,享受到更多綜合類、學科類、體育類的課程服務。
與此同時,家長與學校保持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李奕說,一方面,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和學校的學科老師、班主任做充分的交流,先嘗試在校內解決學科輔導需求。另一方面,希望家長借著交流機會,與老師一同細致診斷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對于哪些地方需要“揚長”,老師可以提供建議,比如該給孩子買什么樣的書,參與什么樣的活動,或者學校有什么適合孩子的社團;對于哪些地方需要“補短”,老師可以推薦學校哪幾天有相應的課后服務,讓孩子按時參加。在這個分析過程中,學校更清楚自己應該提供怎樣的有質量和有吸引力的課后服務,家長也能更清楚孩子到底在哪里最放心,參加哪些活動最有益。
以上是有關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必須參加嗎 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可以不參加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必須參加嗎 北京課后延時服務可以不參加嗎】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