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一直是屢見不鮮,今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校外培訓風險提示。小編還特意整理了關于校外培訓亂象的原因的相關信息,隨可圈可點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校外培訓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印發以來,大多數校外培訓機構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規定,依法依規開展培訓業務。
風險提示稱,近期發現仍有部分培訓機構無資質、無證照開展培訓活動,還有部分培訓機構以充值優惠、買多送多等方式,誘導家長一次性繳納超期高額培訓費用。
為避免“退費難”和培訓機構“卷錢跑路”造成經濟損失,特提醒廣大家長,給孩子選擇培訓機構和繳納培訓費用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選擇有資質的正規培訓機構。如果您要為孩子選擇培訓機構,請務必首先確認該機構是否具有相關資質。正規校外培訓機構須持有《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等證照,并張貼在培訓場所醒目位置,且按照辦學許可證審批的培訓項目來開展培訓業務。廣大學生家長可通過“全國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查詢有資質的正規培訓機構名單。
二、不要一次性繳納超期高額費用。請不要盲目聽從銷售人員的優惠推銷或打折許諾,不要一次性繳納時間跨度超3個月或60課時的培訓費用,以免遇到培訓機構倒閉或者卷錢跑路,造成經濟損失。如有機構向您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培訓費用,請及時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三、妥善保管好培訓合同及發票。簽訂培訓合同時,請盡量選用教育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如選用其他版式合同的,請仔細研讀合同條款,對培訓內容、質量承諾、培訓期限、收費金額及退費標準與辦法等條款,要逐項逐條審閱確認。要在簽訂合同后再付款,并索要正規發票或收據。要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票據等資料,以作為維權憑據。
校外培訓亂象的原因
家長焦慮與日劇增
事實上,校外培訓的興起原本是一件好事,無論是興趣上的培養拓展,還是學業上的培優補差,校外培訓都為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但這必須以教育公益屬性為前提。而且,校外培訓屬于民辦教育的范疇,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收取的費用應當主要用于教育教學活動、改善辦學條件和保障教職工待遇。
但如今,校外培訓的虛火越來越旺,鋪天蓋地的廣告之下,家長的焦慮與日俱增,似乎不給孩子報個培訓班,就是在虛度時間,會立馬被趕超。
面對網絡上發起的“輔導機構效果到底怎么樣”這個問題,有家長無奈表示:“各種幫助解題的軟件,讓孩子遇到困難不是首先去獨立思考,而是立刻拿起手機尋求軟件幫助”“自從上了在線輔導班的課程,孩子的視力直線下降”。還有網友表示:“身邊同學同事都在報輔導班,只能隨波逐流,關系到孩子的成績,誰也不敢落后。”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校外培訓風險提示發布和校外培訓亂象的原因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知道更多校外培訓的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也可以瀏覽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