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從心理發展與教育、學習理論、品德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介紹了中學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內容,討論了心理學與學校的關系、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研究方法等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中學教育心理學題庫及答案大全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教育心理學題庫及答案大全
1:下列哪一項屬于元認知的實例?()
單項選擇題
A、學生在考試之后能準確地預測自己的分數
B、學生在學習中能舉一反三
C、學生在閱讀時遇到難點停下來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閱讀
D、利用復述策略記憶
2:關于考試焦慮癥的處理,以下哪種說法不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考試焦慮癥必要時可以心理治療配合抗焦慮的藥物來處理
B、學業壓力和考試焦慮會形成惡性循環,令考試焦慮癥越來越嚴重
C、考試焦慮癥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學生內部的壓力,所以只要處理好學生的心態和觀念就可以了
D、系統脫敏法是治療考試焦慮癥的方法之一
3: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
單項選擇題
A、桑代克
B、賈德
C、奧蘇伯爾
D、布魯納
4:教師這一要素主要涉及的方面有()。
多項選擇題
A、敬業精神
B、專業精神
C、專業技能
D、教學風格
E、教師品格
5:__________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某種含蓄、內隱的特點,它是相對于人的外部行為表現與內部心理活動之間的一致性而言的。()
單項選擇題
A、過渡性
B、閉鎖性
C、社會性
D、個體性
6:生理自我成熟的時間是()
單項選擇題
A、3歲左右
B、5歲左右
C、6歲左右
D、7歲左右
7:以下學習策略從分類上看,不屬于元認知策略的是()。
單項選擇題
A、調整閱讀速度
B、獲得個別指導
C、自我測查
D、重新閱讀
8:在教學設計工作中,中心是()
單項選擇題
A、分析教學內容
B、設計教學策略
C、分析教學對象
D、設計學習目標
9:看到一朵紅花,這時的心理活動為()
單項選擇題
A、感覺
B、知覺
C、視覺
D、色覺
10: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稱為抑郁癥。()
判斷題
對
錯
11:最早提出遷移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桑代克
B、華生
C、布魯納
D、斯金納
12: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復雜的行為這是()
單項選擇題
A、示范法
B、系統脫敏法
C、懲罰法
D、行為塑造法
13: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將新的命題與命題網絡中的有關命題聯系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要對信息進行精加工。()
判斷題
對
錯
14:生理自我在幾歲左右基本成熟?()
單項選擇題
A、1歲
B、3歲
C、5歲
D、7歲
15:資源管理策略包括()
多項選擇題
A、學習時間管理???
B、學習環境的設置???
C、學習努力和心境管理
D、學習工具的利用???
E、社會性人力資源的利用
16: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稱之為()。
單項選擇題
A、學習目的
B、教學目的
C、學習目標
D、教學目標
17:最早提出遷移概念的心理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華生
B、桑代克
C、布魯納
D、斯金納
18: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
單項選擇題
A、形象思維
B、發散思維
C、輻合思維
D、直覺思維
19:為了有效地觀察直觀對象,必須運用感知規律,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這些感知規律包括()。
多項選擇題
A、強度律
B、活動律
C、層次律
D、差異律
E、組合律
20:內驅力也是一種需要,但它是動態的。()
判斷題
對
錯
21:已知條件與要達到的目標都比較含糊,問題情境不明確、各種影響因素不確定、可找出多種解答方案的問題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有序問題
B、抽象問題
C、有結構問題
D、無結構問題
22:()是個體對一個問題所達到的全部認識狀態,包括問題的起始狀態、目標狀態以及由前者過渡到后者的各中間狀態和有關的操作。
單項選擇題
A、問題
B、問題解決
C、理解問題問題空間
23:總是與“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聯系在一起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歸因風格
B、歸因
C、控制點
D、學習
24:稟賦優異兒童的智商一般在()
單項選擇題
A、120分以上
B、110分以上
C、150分以上
D、140分以上
25:研究材料表明,中學階段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在()。
單項選擇題
A、初中一年級
B、初中二年級
C、初中三年級
D、高中一、二年級
26: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概念學習
B、上位學習
C、下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27:愛國主義情感屬于()的道德情感。
單項選擇題
A、直覺
B、想象
C、行為
D、倫理
28:生物性需要通常包括()
多項選擇題
A、進食需要
B、交往需要
C、飲水需要
D、睡眠與覺醒的需要
E、性需要
29:合作教學在設計與實施上必須具備的特征有()。
多項選擇題
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各自盡力
D、社會互動
E、團體歷程
30:數學教師在教應用題時,一再強調要學生審清題意,必要時可以畫示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
單項選擇題
A、牢記題目內容
B、很好地完成對心理問題的表征
C、有效地監控審題過程
D、熟練地使用計算技能
31:根據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
單項選擇題
A、社會動機與個人動機
B、工作動機與提高動機
C、高尚動機與低級動機
D、交往動機與榮譽動機
32:班杜拉提出的著名的“三元交互作用論”認為,環境因素、個體因素與()是彼此相互影響、雙向的交互作用的。
單項選擇題
A、認識方式
B、智力因素
C、行為因素
D、能力因素
33:在活動難度較大時,動機強度越強,工作效率會()。
單項選擇題
A、較低
B、中等
C、較高
D、不變
34:依據經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假設方式稱之為()。
單項選擇題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啟發式
D、演繹式
35:研究表明,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表現為()。
單項選擇題
A、時快時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36:在教育心理學看來,()不僅是課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疇,也是學習過程研究和教學設計研究所不能忽視的重要內容。
單項選擇題
A、教學內容
B、教學媒體
C、教學環境
D、評價/反思過程
37: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階段是()
單項選擇題
A、物質活動與物質化活動
B、活動定向
C、有聲的外部言語
D、無聲的外部言語
38:柯爾伯格道德判斷發展階段論的觀點,只根據行為后果來判斷對錯的兒童,其道德判斷發展水平處于()。
單項選擇題
A、“好孩子”取向階段
B、懲罰和服從取向階段
C、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D、權威和社會秩序取向階段
39:創造力可以表現在人類生活的一切實踐活動中。()
判斷題
對
錯
40: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該量表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
單項選擇題
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韋克斯勒量表
D、比納量表
41:了解操作活動的結構與要求,在頭腦中建立起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的過程,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42:賈德的實驗表明,雖然先后兩個學習項目之間有共同的刺激與反應成分,但遷移不能自動發生。()
判斷題
對
錯
43: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
判斷題
對
錯
44:短時記憶的容量一般只能儲存()信息項目
單項選擇題
A、5個
B、7個
C、9個
D、11個
45: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是對立統一的,隨下列哪種情況而轉移()
單項選擇題
A、能否滿足各自的利益
B、能否提高學習成績
C、能否得到師長好評
D、能否增進友誼
46:看《西游記》時,在頭腦中形成的孫悟空形象是()。
單項選擇題
A、創造性想象
B、空想
C、幻想
D、再造性想象
47:元認知是指對()
單項選擇題
A、單元的認知
B、認知的認知
C、本質的認知
D、規律的認知
48: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包括量表的()。
多項選擇題
A、難度
B、效度
C、信度
D、標準化
E、知名度
49: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藝術性不可能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也永遠沒有止境。()
判斷題
對
錯
50: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分為三個子系統,即()。
多項選擇題
A、工作記憶
B、瞬時記憶
C、短時記憶
D、長時記憶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B,C,D
解析 教師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業精神、專業精神、專業技能、教學風格等方面。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 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經歷了從生理自我到社會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過程,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3歲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進入社會自我階段,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7:答案B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正確
解析 系統暫無解析
11:答案A
解析 識記性試題,桑代克通過一系列實驗對遷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提出了“遷移”這一感念。(本解析由張恩凱提供)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正確
解析 (P196~197)
14:答案B
解析 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兒童1周歲末,開始將自己的動作和動作的對象區;分開來,把自己和自己的動作區分開來。3歲以后,開始進入社會自我階段。
15:答案A,B,C,D,E
解析 系統暫無解析
16:答案D
解析 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在教學中,教學目標有助于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測量和評價、選擇和使用教學策略、指引學生學習等功能。
17:答案B
解析 識記性試題,桑代克通過一系列實驗對遷移現象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提出了“遷移”這一感念。(本解析由張恩凱提供)
18:答案B
解析 發散思維也稱為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核心。
19:答案A,B,D,E
解析 這些感知規律包括:強度律、差異律、活動律和組合律。
20:答案正確
解析 略。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D
解析 問題空間是個體對一個問題所達到的全部認識狀態,包括問題的起始狀態、目標狀態以及由前者過渡到后者的各中間狀態和有關的操作。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目標狀態的過程。
23:答案B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智商超過1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中不到1%。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 上位學習是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27:答案D
解析 略。
28:答案A,C,D,E
解析
29:答案A,B,C,D,E
解析 略。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C
解析 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以分為高尚的與低級的動機。
32:答案C
解析
33:答案A
解析 研究發現,動機的最佳水平隨活動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在簡單容易的活動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當活動難度加大時,動機強度要降低。
34:答案C
解析 根據經驗或直覺選擇解法的假設方式稱之為啟發式。
35:答案D
解析
36:答案C
解析 教學環境關系到學生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對學生認知發展有積極作用,因此它是課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疇。
37:答案B
解析 智力技能形成的階段包括活動的定向階段、物質活動與物質化活動階段、有聲的外部語言階段、無聲的外部語言階段、內部語言階段。
38:答案B
解析
39:答案正確
解析 (P308)
40:答案D
解析 比納量表,又稱比納一西蒙量表。
41:答案A
解析
42:答案正確
解析 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因此,本題的觀點是對的。
43:答案正確
解析 答:正確。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如果一個新信息與其他信息聯系越多,能回憶出該信息的原貌的途徑就越多,回憶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
44:答案B
解析
45:答案A
解析
46:答案D
解析 再造性想象就是根據圖片、語言文字或別人對某一事物的描述,經過構想在頭腦中再造出某個對象的完整形象的心理過程。
47:答案B
解析
48:答案B,C,D
解析 【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標準化都屬于心理測驗的技術指標。
49:答案正確
解析 (P384)
50:答案B,C,D
解析 現代認知心理學把人的記憶系統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三個子系統。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中學教育心理學題庫及答案大全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關注我們。
【中學教育心理學題庫及答案大全】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