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使守紀律、講規矩內化為思想自覺、外化為行動自覺,樹好廉潔自律“風向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篇一: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
這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把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標準,不斷激發基層黨員創先爭優積極性,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力和戰斗力,以實際行動推動基層組織工作提質增效。
一、凝心鑄魂,在強化理論武裝中筑牢思想根基。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理想信念和對黨忠誠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通過集體學習、個人自學和利用“東方黨建”“學習強國”電視夜校課堂、網絡微課堂等平臺,促進線上線下有機結合,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理論武裝固本培元,以思想教育立根鑄魂,不斷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選賢任能,在樹立實干導向中鍛造過硬隊伍。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大力選拔在鄉村振興、征地拆遷、信訪維穩、產業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一線,能知重負重、開拓奮進、關鍵時刻扛硬活打硬仗的干部,形成以發展論能力、憑實績用干部的鮮明用人導向。認真落實《____市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細則》,著力解決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建設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苦干實干、奮勇爭先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鮮明用人導向。認真落實關心關愛干部各項措施,建立干部家訪長效機制,真情關愛干部,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進一步激勵____鄉干部擔當作為。
三、固本培元,在建強基層組織中夯實執政基礎?;鶎狱h組織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要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堅持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統籌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建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強化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不斷提升黨員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推動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創新教育方式,探索黨員教育與農村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使黨員教育抓在經常、融在日常、做在平常。注重從返鄉大學生、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中發展黨員,及時吸納一批年輕、有技術、高學歷的人員到農村黨員隊伍中,不斷增強農村黨員隊伍活力。
四、廣聚英才,在匯聚智力資源中激發人才活力。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化農村青年人才黨支部建設,發揮青年人才黨支部的聚才引智作用,吸引技術型、產業型人才以及綜合型人才返鄉創業,積極幫助回鄉創業的青年落實貸款貼息等政策。加大“三農”干部隊伍的建設,大力推進“兩委”干部履職起航“六大工程”,加大對“兩委”干部的培訓力度,切實提升工作本領,改進工作作風。利用本鄉人才服務驛站的資源優勢,采取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方式,重點加強對村黨組織書記和致富帶頭人培訓力度,育好用好鄉土人才。
五、聚力提質,在強化自身建設中鍛造中堅力量。壓實政治責任,加強自身建設。要持續優化選育管用,著力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大力發揚黨員干部“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和“實”的作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堅持在深化干部隊伍紀律作風建設和意識形態上下功夫,將常態化警示教育嵌入干部思政教育和工作學習日常,強化黨員干部的意識形態教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基層干部隊伍。
篇二: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
“智慧黨建”突出深化應用
強化三級聯動,高位部署有序推進
加強對“智慧黨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推進“智慧黨建”工作責任體制建設納入年度基層黨建相關考核,列為對各基層黨委督查、調研重點內容,牢固樹立“干好干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把“智慧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不斷加強對“智慧黨建”工作的督促指導;區屬各級黨組織細化工作措施,用好“云嶺先鋒”黨建信息化系列系統平臺,嚴肅開展黨內組織生活,按照工作時限和要求定期維護黨組織、黨員信息,規范錄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層黨建重點電子臺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突出工作重點,統籌規劃全面覆蓋
基礎黨務、“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等工作由黨員教育中心直接管理和負責日常統籌協調和督導考核;明確各區屬黨工委至少2名同志負責“智慧黨建”工作,建立各層級管理員隊伍1890人。持續提升隊伍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方法,在____交通大學組織全區43名“智慧黨建”業務骨干培訓,擴大業務骨干的知識覆蓋面;建立____區“智慧黨建”管理員技術交流微信群、qq工作群,及時發現和解決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發揮“智慧黨教”平臺學習教育作用,將平臺與“萬名黨員進黨校”、網絡在線學習相結合,將教與學、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不斷拓展黨員學習培訓渠道,多維度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量。
堅持管用結合,整合延伸提升效能
研究制定《____區“智慧黨建”系列平臺運維管理考核實施細則(試行)》,采取“一帶一幫扶、一月一通報、一季一提升、一年一考核”方式扎實推進各基層黨組織用好黨建信息化平臺,每天必查各項工作數據完成率和達標率情況,促進基層黨支部工作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用好省級“智慧黨建”基礎版和運用省、市、區工作督導提醒通報,建立自屬標準化考核評價機制,每月初“清單式”工作任務清單下發,各級黨組織對單落實、落細、落小,區委組織部運用“紅黃綠”三色預警及“開辦銷”三單閉環督促整改,在督促整改的同時,有效的補齊了“缺塊”“短板”,確保工作標準和進度一致。
堅持先行先試,創新辦法提升成效
著力構筑全方位、多層面的“智慧黨建”工作體系,區屬各鎮、村兩級熟練運用“雙向視頻會議系統”組織召開會議培訓,節約了大量的交通成本、會議成本、時間成本,最大化減輕基層負擔,并利用“隨機調研系統”同步加強駐村隊員管理,更好的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創新建立“智慧黨建”示范工作法,按照“一年一評選、一年一復核、兩年為一期”的總原則,2021年至2023年連續3年有序推進區級“智慧黨建”樣板示范點工作,以點帶面促進“智慧黨建”平臺的運用;嚴格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usb-key作為涉密設備,做到專人管理,每個黨組織平臺操作實行“ab角”制度,有效避免工作和責任缺位。
篇三: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
聚焦“選好題”,在“謀”上下功夫
緊扣重點工作,注重選題挖掘。堅持將黨員教育視頻片選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群眾、關注民生,統籌用好本土紅色歷史文化資源。
凝聚中心合力,突出“____元素”。每年篩選出一批扣題準、事例活、立意新、價值高的____特色選題,有效避免“同質化”情況出現。
把握基層特點,體現時代特征。結合基層熱點,深挖突出事跡,有針對性地選取故事生動、情節感人和富有時代特色的題材制作視頻片,充分展現來自基層一線的典型。
聚焦“審好題”,在“質”上嚴把關
鮮明政治導向,確保思想路線不跑偏。牢牢把握黨員教育視頻片的政治屬性,從素材挖掘的第一步就做好審核,確保制作的黨教片政治正確、導向鮮明,符合時代主旋律。
規范片型類別,確保拍攝題材不走樣。明確8個類別視頻片的基本要素和表達方式,強調典型事跡片、微電影、文藝片等突出故事性和藝術性,紀錄片更多突出脈絡、真實和細節性的特點,杜絕基層黨員教育視頻片“面面俱到”“大雜燴”和“四不像”等情況。
緊盯教育意義,確保傳播屬性不變味。邊制作邊審核邊完善,從腳本、解說詞、分鏡、字幕、聲音、畫面、運鏡等細節把關,力求人物和故事在鏡頭呈現中更加生動飽滿。真正發揮視頻片教育黨員和教化群眾的深刻意義。
聚焦做好“題”,在“效”上促提升
加強統籌指導,分類管理精細化。分“立項”視頻片、“展播”視頻片、“必拍”視頻片三個類別統籌謀劃黨員教育視頻片拍攝工作,通過分類立項管理,倒排攝制日程,采取“規定攝制+自選立項”的方式開展制作。
嚴把成片標準,確保出品質量精。邀請省市專家、分管領導、基層群眾代表組成評審工作組,集中對片子逐一過審,堅持用黨員群眾熟悉的語言、習慣的方式講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事跡、感人故事。
強化宣傳推廣,提升作品影響力。堅持以“小故事大宣教”的工作思路將黨教片作為黨員教育培訓的“活教材”,擇優選取部分作品在全區“萬名黨員進黨校”、發展黨員培訓、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黨務工作專題研討班等培訓中播放。舉辦“____區黨員教育電影周”活動,將各年度黨教片放到“____先鋒”等新媒體平臺進行“云展播”,受眾黨員累計過百萬。
篇四: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
做到“四個必須”,不斷夯實黨的政治建設工作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嚴格落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各項部署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做到“兩個維護”,把準政治方向。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干部,我們要時刻把“兩個維護”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工作任務,作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指導各村(居)黨支部認真組織開展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教育黨員干部要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上下功夫,確保黨員干部能夠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學懂弄通做實新思想,堅定政治信仰。作為一名基層組工干部,我們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的宣傳員和踐行者,要堅持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結合即將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以“____學堂”為抓手,采取“領導干部上講臺”、邀請專家授課等形式,組織全鎮黨員干部從“學”字入手,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確保學深悟透,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使之貫穿體現到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為高質量打造____東部副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增強組織功能和政治功能,強化政治領導。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持續做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整頓工作,嚴格按照《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導各村(居)黨組織開展學習教育、日常組織、階段性黨建重點工作等。在強化干部思想、轉變干部作風、提升干部能力上下功夫,引導黨員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
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恪守政治紀律筑底線,永葆政治本色。教育黨員干部要始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帶頭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各項中心工作中,我們都要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同時,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使守紀律、講規矩內化為思想自覺、外化為行動自覺,樹好廉潔自律“風向標”。
篇五:2023年組織工作會議交流發言材料
“黨建地圖”助力基層治理
自今年“黨建地圖”共享平臺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____區按照市委組織部“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的工作要求,將“全域統籌、場地共享、服務聯動”作為主線貫穿工作始終,扎實推進各項試點工作開展,截至目前,全區共計開放線上活動陣地135個,開展各類黨群活動428場次,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平臺搭建最大效用,煥活區內現有基層黨建新動能,著力構建融合開放、共建共享、貼近群眾的新時代城市組織生活新體系。
注重統籌推動,提升全域化試點成效
貫通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的“一盤棋”工作體系,通過培訓、宣傳、試點、督導四個“全覆蓋”,推動試點工作在全區有序有力開展。指導前衛、福海等街道率先出臺黨群服務中心使用管理辦法,通過流程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便利化,示范帶動試點工作取得扎實成效。注重試點過程結果運用,圍繞平臺中黨群活動、活動場地、便民服務等功能模塊使用情況,及時梳理反饋活動發布、定位功能和數據統計等12個方面的問題20余項,助力平臺功能優化提升,為全面推廣應用打牢基礎。
注重資源聯享,搭載共享式資源平臺
堅持“開放、共享、服務”理念,突出發揮城市基層黨建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方面的政治引領作用,整合全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場地資源,結合調研結果及場地實際,持續優化中心功能布局,強化功能定位,在合理設置黨務服務、政務服務、為民服務等空間區域的同時,積極拓展紅色影院、黨建聽書館、溫情管家室、健身長廊等空間資源,將全區所有開放式組織生活點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實現線下資源互動共享,切實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前沿陣地。
注重服務鏈接,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
堅持一切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基層優勢,凝聚各方力量,解決現實問題。通過“黨建地圖”共享平臺將黨建、政務、民生、志愿等服務在線上集成入駐,發布便民服務事項108項,使其成為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的橋梁紐帶、互動平臺。在開展基礎黨務服務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圖書借閱、子女入學、法律援助、心理輔導、日間托老等暖心服務,進一步打通便民服務的“神經末梢”,為廣大黨員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
注重黨群參與,開展多元化特色活動
全區各級黨群活動中心定期發布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黨群活動“菜譜”,黨員群眾通過“黨建地圖”共享平臺報名參加活動、預約場地開展活動、對活動點贊和評價等,實現陣地線上“列單”,黨員群眾預約“點單”,線下活動互動參與的良好格局。目前,全區累計開展各類黨群活動428次,預約活動場地21次,預約便民服務15次。開展了“垃圾分類你我同行”“植綠護綠美化家園”“民俗游戲點亮童心”等活動,有效發揮團結引領群眾、宣傳教育群眾、聯系服務群眾、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