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偉大的名人簡介 一些偉大人物的事跡篇一
周光召童年時代,由于處在抗日戰爭的烽火時期,隨家人流離顛簸到了重慶。1946年畢業于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創辦的重慶南開中學。由于他學習成績優秀,畢業后便進入清華大學先修班,在物理系物理專業學習,他聰慧超群,于1951年畢業后轉入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繼續深造,研究生畢業后留校當物理學老師。后來到前蘇聯任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中級研究員。
1960年回國后潛心從事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論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和戰略核武器的研究設計中作出了卓越貢獻。為中國物理學研究、國防科技和科學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其成果斐然,令人贊嘆。1958年他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粒子的螺旋態振幅,并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模型,是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他參加并領導了爆炸理論、內爆動力學、輻射流體力學、高溫高壓物理、計算機學和中子物理等領域與核武器有關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有用價值的重要成果。
?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他首先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對弱相互作用理論起了重大推進作用,對其后流代數和涉及π介子的理論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他是首先提出利用丟失能量來尋找新共振粒子的學者之一。他首先建議利用原子核吸收探測弱相互作用中的致磁效應。在凝聚態物理研究方面、在閉路格林函數、量場論的整體拓撲性質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將所發展的閉路格林函數方法成功地應用于激光、等離子體、臨界力學、隨機淬火系統等方面。
他的學術地位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贊譽。196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2年與別人合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獎一等獎。后來還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國爵士勛章”,榮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中國杰出科學家”獎。從1994年以后還被美國科學院、第三世界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科學院、蒙古科學院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1995年1月11日被香港大學授予科學名譽博士學位。1996年3月,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觀測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周光召星”。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他被譽為“兩彈一星元勛”。
周光召探索真理、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敬業精神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偉大貢獻永遠記入人類進步的史冊。
偉大的名人簡介 一些偉大人物的事跡篇二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
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
他后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余,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
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
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偉大的名人簡介 一些偉大人物的事跡篇三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并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并沒有興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