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一
我把抓住的小鳥帶回媽媽的店子,媽媽幫我用一根細線將小鳥的一只腳捆住,線的另一頭系在店前的撮斗柄上,小鳥還可以飛,但飛到一定距離就被系在它腳上的線扯了回來。
我用手撫摸它的頭,想親近它,與它交朋友,可我的手還未摸到它的頭,它就嘰嘰喳喳地叫著、死命掙扎著往旁邊飛,好象不愿意接受我,直到它無力掙扎了,我才抓住它,把它捧在手中,細細端祥著它。我找來一些蟲子,試圖喂它,可它什么也不吃。天黑下來了,它的叫聲更令我可憐。
天黑后,街上的行人漸漸少去,我和媽媽關上店門,帶著小鳥回到家,我都被瞌睡蟲攏得有些撐不住了,可小鳥依然緊緊抓住我的手,不停地叫著。我想它一定是饑餓極了,就讓爸爸給我想個辦法,爸爸說:“這小鳥還不會自己抓蟲子吃,你這樣喂它它當然不會吃。
對了,讓我們家的燕子媽媽幫你一下忙……”我還不明白爸爸的意思,爸爸又說:“今晚先將小鳥放進燕子窩去,如果燕子媽媽不肯幫忙,明天我們再將小鳥送回它落樹掉隊的地方去,鳥媽媽一定還會再來那里找它,我們把小鳥送回它媽媽身邊。”
“你把小鳥捉來,你不知道小鳥媽媽有多急……”我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想起在學校老師對我們關于愛護小鳥的教育,我感到好后悔,決定明天一定將小鳥送回它媽媽身邊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被爸爸急促的叫醒,我翻下床隨爸爸來到客廳陽臺上,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四只小燕子掉在陽臺地面上,東一只西一只的,三只已經僵死,還有一只也奄奄一息,且幾只小燕子身上的毛被弄掉好幾處,小羽毛飄了一地,昨晚放進燕子窩的小鳥也不見了蹤影。燕子媽媽和燕子爸爸站在陽臺前的晾衣繩上,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怎么會這樣?……”我百思不得其解。連爸爸也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后來,爺爺告訴我們,燕子有三點特別的習性:一是燕子在空中捕食時,從嘴中掉落的蟲子或逃脫的飛蟲,它再也不會回頭去撿或追捕;二是它生下的蛋,如果有別的動物或人動過,它會將自己的蛋搬出去丟掉;三是如果它正喂著的幼崽被其它動物或人動過,它會絲毫無情的連同自己的親生骨肉驅趕出家或遺棄。
啊,可憐的小燕子,可憐的小鳥……
燕子媽媽,你為何這樣狠心?!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二
她們,為自己的孩子擦干第一滴眼淚,教他們學會飛翔;她們,束縛不住孩子的翅膀,用力將孩子推得更遠,心里卻滿是心疼;她們,身份卑微,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而兢兢業業地工作。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母親。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母親與孩子的父親不合,于是離婚,而她的孩子卻以為之前的一切都只是謊言,從而憎恨她的母親。每當母親帶著笑容出現在她面前時,她也只是更加過分的傷害著母親的心,當父親責怪孩子時,母親只是笑笑說:“她還小,但她在長大。”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她的母親在孤獨中,黑暗中,流了多少淚水。等孩子長大,母親的心已被傷得千瘡百孔。
媽媽是悲傷的,是卑微的。前幾天我還和我的母親吵了一架。說是吵架,還不如說是我一個人在吵,媽媽只是默默的聽著,好像所有的錯都是她一個人的。眼神里沒有惱怒,更多的是慈愛與惶恐。看著想著,竟漸漸停了下來,紅了眼眶。她們的身影并不偉岸,也是渺小的,她們也會悲傷,她們只是一個母親,卑微的母親。
幾個月前,我升入了初中,我想要讀走讀,不想一個人生活,而媽媽,卻將我推的離她很遠,她說:“你要學會長大。”初中的生活讓我感覺很累,不管是“身”還是“心”,她只是淡淡的說;“這便是社會。”其實我知道,一個人在家的她,也許比我更孤獨,但她仍選擇讓我離開這所我只是暫時歇息的港灣。漸漸的,我們彼此好像都發現我不再那么迫切的需要她了,許多事情我可以自己處理。我知道,她發現我離她越來越遠,雖悲傷,卻無怨無悔。
不知道你們是否看過這樣一篇文章:
每次去逛超市,都會看到那個做保潔的女人,她也有五十多歲了吧,頭發灰白,曬得黑紅的臉膛上布滿細密的汗珠,有幾縷頭發濕濕地貼在臉上。
有一次,我上衛生間,正好碰到她,她的頭垂得很低,看不到臉上的表情,只看見她的兩只粗大的手,捏著衣角不安地絞來絞去。那雙手是紅色的.,有些地方裂開了口子,透著紅的血絲。
她的對面站著一個年輕的男人,看樣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兇狠地訓斥她:“你就不能小心點?把臟水灑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幾千塊錢呢,你賠得起嗎?這個月的工資先扣下……”她立馬急了,伸手扯住那人的衣袖,臉憋得通紅,淚水瞬間涌得滿臉都是。
她語無倫次地說:“我兒子讀高三,就等著我的工資呢,下次我一定小心……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幾乎是在低聲哀求了。
這便是衛宣利先生筆下的:《那些卑微的母親》。
是的,母親是卑微的,她們并不偉岸,她們瘦小的身軀會漸漸老去,她們只祈求看到,孩子幸福的目光,這就足夠了。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三
我放學回到家,發現媽媽老是咳嗽。
“媽媽,你怎么了?”
“沒什么,有點感冒了。”媽媽說起話來沒有平時那么精神了,兩個眼圈黑乎乎的,眼睛沒有一點神采,看上去很憔悴。
媽媽轉身進了廚房,我也跟了進去。我從媽媽手里搶過圍裙,說: “媽媽,今天我做飯!”
媽媽用一種不信任的眼神看著我,但她馬上笑著說: “行,我們家薛兒長大了,今天你下廚!”
我打開冰箱一看,還有很多菜呢,做一個湯就好了。
媽媽站在一邊,教我做榨菜蛋湯。我一會兒找榨菜,一會兒打蛋,手忙腳亂的。媽媽不時地幫我。說是我下廚,其實我只是做了媽媽的幫手。最后,我幫媽媽將菜端上桌子,還替她盛好飯。媽媽笑得很開心,夸我很懂事。
真沒想到,在媽媽生病的時候,做這么一點小事,就讓她那么開心。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四
從小到大,讀過的關于頌揚母愛的文章和書籍不算少,但遺憾的是我很少能產生共鳴。
五歲時,老媽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讓我獨居一室,單純的我抵擋不住這樣強大的攻勢,答應了。但在獨居的第一晚,我卻一直沒敢合眼。不知幾點了,我終于熬不住了,哭著喊著號叫著,向聞聲趕來的老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獨居的“慘狀”,但老媽完全不為所動,最終還是把我一人留在了小屋里。從此,老媽在我心中的形象便多了“狠汀’二字。
再就是我上小學的時候。廣東的冬天雖然不如北方那般冷,但也夠人受的。盡管里三層外三層地把自己裹成一個大粽子,但風還是像長了眼睛似的專揀縫隙往衣服里鉆。早上剛一拉開門,我就打了個寒戰,不由自主地退了幾步。而門外的風貝哆像是終于找到了個暖和點的地兒,“呼”地一下闖進來,強盜似的亂竄。我正想讓老爸送我,他已經善解人意地開口了:“天氣這么冷,我開車送你吧。”老爸的話好像火盆般溫暖,但我還沒來得及感受火盆的溫暖,老媽冰冷的聲音便傳來了:“自己走到學校去!”嗚嗚嗚,那話簡直卜時卜面的寒風還要冷三分!你說,有這么狠合的老媽嗎?
沒辦法,我只得深吸一口氣,拍拍胸脯告訴自己,“不怕不泊,自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大義凜然地沖出家門。寒風像小刀一樣,在我臉上磨了磨,又在我可憐的耳朵_h割來割去,真疼啊!哼,都隆老媽心太狠啊!
衣服要自己洗,碗筷要自己刷,就連擦地、擦玻璃等“重活”也會分攤到我頭上。唉,總之,要說起老媽的狠心,真是字字血聲聲淚,三天三夜說不完啊!
不過,也許正是因為老媽的“狠心”,我才比同齡人更早地學會了獨立,并且能勇敢堅強地面對生活的難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地意識到:老媽看似狠心的背后,其實有一份很深的溫柔慈愛呢!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五
今天晚上,爸爸把我送到奧數班去考試。爸爸有事情,說好由媽媽來接我回家。
考完試,我走出教室,一下子就看到了爸爸,咦?媽媽呢?
到了車子上,我問爸爸:“爸爸,你不是有事嗎?媽媽怎么沒來?”“你媽媽下樓時受傷了!”爸爸說。聽了這話,我吃了一驚,忙叫爸爸快開車。
到了家,我下了車就朝亮著燈的停車棚跑去。呀!我看到了媽媽坐在電瓶車的踏板上,臉都變青了,她左腳的腳踝都腫得像個饅頭。我就馬上把媽媽扶到車子里,坐在她旁邊給她敲敲背,捏捏肩,讓媽媽能減少些疼痛。
我們到了醫院,在急診室看到好多人,有的傷了腳,有的傷了頭,大都血淋淋的,好可怕。我們看過醫生,醫生檢查了媽媽受傷的腳,安排媽媽拍了片子以后,醫生說:“骨頭基本上沒問題,只是腳已經血腫腫起來了,最好打上石膏。”可媽媽不愿意,醫生只好又說:“那先配點藥,過兩三天再過來看看吧。”
我們取了藥就回家了。我們家住五樓,媽媽沒法走路,爸爸就把媽媽背起來,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我連忙跑在前頭,把路燈都開了起來。
好不容易到了家里,我們都累壞了。
我又受傷了12-12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六
有一首歌唱道:“世上只有媽媽好。”但是我的媽媽卻不一樣,她對我可真夠“狠”的。
她每天都讓我自己洗衣服,無論是嚴寒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夏天還好,用涼水洗很涼快,但是冬天就不一樣了,每次都會把手凍得通紅。而且她還不幫我提書包,無論我的書包有多重,我每次看到其他的同學媽媽都幫他們提書包,我是既嫉妒又嫉妒。為什么他們就可以讓媽媽提書包,我的就不行?
一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老家看望奶奶,我趁爸媽不在的時候問奶奶:“我媽是不是親媽啊?”奶奶聽后,笑得假牙都快掉了。看到奶奶的神情,我越來越懷疑了。
后來,我依舊這樣自己洗衣服,自己提書包,直到那天我才明白媽媽的用心良苦。
那天,我媽媽的一個朋友來我家做客。無意中,媽媽告訴她朋友:“讓孩子多干家務活,是為了煅煉他的獨立能力,每天他洗完衣服,半夜我都要重新冼一遍,每天看到他這背著這么重的書包,我也心疼。”
我聽了這段話,感動得淚水直流。原來,您這么“狠心”,其實都是為了我好啊!我愛您,媽媽!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七
讀了這個題目,你可能會想:世上真有狠心的媽媽?no、no、no,其實媽媽在狠心的當中卻蘊含著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你體會到了嗎?我卻有此感受,卻聽我慢慢道來。
記得七八歲時,我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出過一次車禍。打那以后,我的膽子越來越小,甚至一個人不敢過人行道。那時,放學時家里沒有人接我,必須去媽媽單位做作業,媽媽總是不放心我的安全,每次都是提早下班來接我。
有一天,媽媽一如既往地來學校接我,仍然給我一只小面包充饑,只是沒有以往一樣的騎自行車來,和我一起走回家去的,媽媽一邊走一邊對我說:“楷楷,現在你已經長大了,得自己學會走人行道了。”我驚奇地問:“走人行道還用學嗎?您帶著我不就可以了嗎?”
“但媽媽早晚會離開你的,你必須學會自力更生。我今天不帶你過馬路了。”媽媽嚴肅地說,她還給我講了同事七歲的女兒也是她媽媽單位做作業來的情況,鼓勵我要做過小男子漢。
說著把我帶到馬路的人行道邊,最后說:“你要注意安全,媽媽相信你。”說完她就自己走了。我緊張極了,卻被一輛飛弛而來的汽車嚇得連連后退。
當時,我覺得遇到了如此狠心的媽媽,我是個很不幸的孩子。轉眼間,夜幕降臨,我這不爭氣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計”,可又想了想:媽媽說得也對,以后我可不能永遠這樣下去,我得自己面對人生的路。我鼓起勇氣,走上了人行道,看準沒車的一瞬間,我一口氣跑到對面。此時我感到渾身輕松。到了媽媽的單位后,我驕傲地向媽媽宣布:“我能獨自走過人行道了!”媽媽熱情地摟住我,激動地說:“孩子你成功了。”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八
“小航!快起床,都七點鐘了!”七點鐘了!還沉睡在床上的我一聽,立刻坐了起來,忙扭頭一看,真的七點了!我立馬穿衣服褲子,一骨碌從床上爬了起來。
我十萬火急地沖向衛生間刷牙、漱口、洗臉,心里盤算著讓爸爸騎車載我一程。洗完臉,我趁著穿衣服的空,叫:“爸爸,七點鐘了,快起床!”爸爸似乎知道了什么,也忙著起來。
我戴好了紅領巾,飯還沒吃,拽起書包就要走,想快點兒到學校。“小航,快來吃飯!”“來不及了!”“誰讓你起這么遲,鬧鐘呢?”“昨天晚上忘記上發條了!”我只好回到餐廳吃早餐。我一邊吃,媽媽一邊諄諄教導:“人是鐵,飯是剛,不吃飽飯怎么有力氣上學呢,有怎么有精力讀書呢?”我焦急萬分,只顧埋頭吃飯,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爸爸來了,說:“我送送她吧!”“從來沒有救世主,凡事都要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這些不都是你平常掛在嘴上的嗎?今天是怎么了?”媽媽搬出了爸爸平日里的口頭禪。爸爸被問得啞口無言。“你還不快去上學?想遲到嗎?”媽媽厲聲道。我背起書包,帶著一肚子的委屈,跑出了家門。
正當我沖進校門的時候,上課鈴聲響了,來到教室門前,我十分膽怯,生怕被同學們笑話。不管怎么說,
我是班長,如果帶頭遲到,被老是批評豈不是太沒面子了!可我還是準備試一試。于是,我用蚊子哼哼似的聲音叫了一聲:“報告!”過了一會兒,沒人來開門。我加大了一些聲音:“報告!”只見數學老師“啪!”地開了門,生氣地說:“進來!”數學課上好了以后,我被老師叫到了辦公室里,自然免不了一頓批:“你這班長是怎么當的,當班長的首先要以身作則。你呢?帶頭遲到,連你都遲到,別的同學還來不來上學了?……”我被罵得狗血臨頭,還被老師當眾宣布撤了職。我頭一次在大家面前哭了。這一天,我都打不起精神來,也沒心思讀書,盡管好朋友怎么安慰,都沒有什么效果。
放學了,我回到家,放下書包,無精打采地吃著飯,原本香噴噴的米飯不香了,五顏六色的菜也頓時黯然失色。媽媽給我夾這夾那,我不領情,問我長問我短,我也愛理不理的。
已經8:00了,我走過爸爸媽媽的房門口,偶然聽到媽媽和爸爸的談話:“你怎么不讓我送小航呢?弄得她不高興,沒心思學習,況且遲到給老師留下的印象多不好呀!”“我不是不愛她,我是想要從小培養她自立、自強的性格……”聽到這兒,我的眼淚不由得奪眶而出。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九
唉,人人都說:“有媽的孩子是個寶。”但我卻覺得媽媽挺“狠心”的。
每天早晨,當我朦朦朧朧地看清世界時,媽媽那煩人的質問就在我耳邊回響:“看看幾點啦!”我揉揉雙眼,說:“幾點啦?”那聲音頓時提高了1倍:“幾點啦?7:05啦!”我緩慢地穿衣洗漱,那一刻,我的名字似乎成了“快點”。我的“名字”一直在我耳邊回蕩……
雙休日,媽媽看我正在玩,便質問我:“作業寫好了嗎?”假若我否認,那么她就會狠狠地瞪我一眼;假若我理直氣壯地回答:“寫完了!”她就會命令我看書去。為了不遭受白眼,我只好主動乖乖地回書房去了。
一天,媽媽對我說:“你長大了,該自己洗衣服啦!看你是‘新手’,我就體諒體諒,讓你先學習先學會洗襪子。”這個媽媽,總愛這樣,別以為我不知道——我們家的衣服都是放在洗衣機里洗的。于是,我就“謙虛”(雖然我并不是一廂情愿的)地向媽媽討教洗襪子的本領,我怎么學也學不會,但媽媽還是不厭其煩地教我,聲稱:“小學就應該學習這些生活上的本領,為適應私立學校的獨立生活而打下基礎。”
這就是我“狠心”的媽媽,雖然她對我很嚴厲,但我能體會出嚴肅中一種濃濃的關心,一種期望和一種濃濃的,永遠駐扎在我心里的厚重的、無價之寶——母愛。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十
“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見了,她換上了人間的粗布——她已決定做一個母親。”這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散文《母親的羽衣》中的一句話。每當我讀到這里,就會想起那次媽媽“狠心”的做法。
記得那是上四年級的時候,那次晚上我有課外班,回家已經9點了。可老師留的作業很多,我心里很著急,拼命地寫著。眼看10點半了,還有口算沒有做。我靈機一動便請媽媽幫忙。以往好說話的媽媽看了看表,低頭沉思了片刻,抬起頭,神情嚴肅地搖了搖頭。“媽媽,為什么?”我急切得問。“你自己可以完成的。”媽媽用堅定的目光盯著我,快速說道。聽后我心里撲騰一響,像打破一個玻璃瓶,我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再次把目光投向媽媽。可媽媽把臉別過去,依然語氣堅定地說:“寶寶,不行,我決不能替你算口算。”聽后我萬分生氣,心想:“不幫,就不幫,我自己做。”
我拿出紙筆開始飛快地寫著算著。媽媽倚在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是不是地抬頭看表,眉頭緊鎖。手輕輕地拍著腿,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一句話》“寶寶,加油,快寫。”
終于,我寫完了。我驕傲地大聲對媽媽說道。媽媽長長出了一口氣,背直了起來,蒼白的臉漸漸變得紅潤,笑容又回到她的臉上。媽媽拿著筆認真地判題,燈光照著媽媽的臉。判完后,媽媽拉著我的手,輕輕對我說:“寶寶,媽媽不幫你是有原因的,第一,自己的事自己做,第二,要誠信。”
這件事讓我體會到了另一種愛,它就像一杯咖啡,喝時苦,品時甜。它更像是一把手電筒,當我迷茫時,為我照亮光明,讓我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管父母用的是哪種表達方式,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對我們的愛。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十一
每一位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兒女可以“成龍”、“成鳳”,當然,我的媽媽也不例外。為這個,媽媽變得可狠心了!
三歲時,媽媽把十以內和二十以內的數學題讓我每天做二十張,那時的我被數學題弄得團團轉,可媽媽連理都不理。你說媽媽狠心不狠心?
四歲時,媽媽把語文閱讀題讓我每天寫十張,我都快忙死了,連出去買個糖的機會都沒有。你說媽媽狠心不狠心?
五歲時,媽媽把硬硬的毛筆給我,讓我每天寫十張毛筆字,當我的小手練得酸疼時,我用請求的目光看您,可您連看都不看。你說媽媽狠心不狠心?
六歲時,您讓我拿著鋼筆,給我聽寫生字,我真想出去玩一會兒,可我知道您不會同意的。你說媽媽狠心不狠心?
那時,我無數次在心里反對您,不理解您……
可是,我上了小學了,看見自己寫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再想想那時候您的嚴格要求,終于明白了您的一片苦心。媽媽,您對我的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長大后,我一定會加倍來孝敬您!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十二
每當面對廚房的燃氣灶,心里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眼前仿佛又浮現出了幾年前的那一幕,浮現出了我第一次做飯的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同時也重新領悟了媽媽“狠心”的真正用意。
那時的我還是一個懵懂,不諳事理的小男孩。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天,媽媽溫柔地對我說:“兒子,今天你來當家,給我們做一頓“最好做”的飯,來鍛煉一下你的自理能力。”媽媽故意把“最好做”三個字強調了一下。一聽說讓我學做飯,心中有些不快,立刻反駁道:“我現在還小,萬一燙著怎么辦?您忍心嗎?”誰知一向嬌我慣我的媽媽似乎鐵定了心,打定主意要讓我做飯,根本不理會我的話。任憑我怎么狡辯,媽媽就是雷打不動。
這計不行,咱再來一計,我故作輕松地對媽媽說:“不就是做方便面嗎?我早會了,在熱水里一泡不就行了嗎?”正當我還在為自己的計謀洋洋得意時,媽媽嚴肅地對我說:“我讓你學煮方便面,不是泡方便面。什么也別說了,快做飯去,否則,中午沒你的飯吃。”哎,我真是命苦呀,攤上了一個這么“狠心”的媽媽。民以食為天,誰讓咱這么沒囊氣呢?我只好乖乖地就范了。
按照媽媽的指點,第一步先往鍋里放水。我拿起水瓢往水桶里舀水,可能是第一次和水瓢打交道的緣故吧,我的手不住地打顫,瓢里的水像淘氣的小精靈一樣直往外灑,我的心也跟著忽上忽下。從水池到灶臺也就兩三步的距離,可我卻覺著比登天還難。當端到第二瓢水的時候,由于端得不穩,再加上心里緊張,水瓢一下子摔在了地板上。我趕緊找了塊抹布把地板擦了擦。
接下來該進行我自認為是最困難和最害怕的一步了,那就是點火。我一直很懼怕點火,生怕會燒到我。但現在不點也不行,該怎么辦呢?我靈機一動,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便不懷好意地對媽媽說:“媽媽,燃氣灶好像壞了。”媽媽聽了信以為真,驚奇地說:“不可能呀,今天早上還好好的。”我心中暗暗得意,以為這樣有媽媽代勞,就可以不用點火了。誰知媽媽打開火之后,緊接著就把火關掉了。我的心立刻如墜谷底,像有千斤的石頭壓在上面。沒辦法,只好拼一把了。我做了個深呼吸,盡量平定那顆“怦怦”直跳的心,然后用顫抖的手伸向燃氣灶的開關,先往下摁了摁,猛地一轉,“哄”,大火一下子冒了出來,我嚇了一跳,趕緊把手伸了回來。媽媽看我成功地點著了火,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我這才長長地吁了口氣,心里頓感輕松了許多。
在等待鍋開的時間里,我拿了兩袋方便面,把它們掰碎,做好準備工作。大約五分鐘之后,鍋開了,我把方便面放到了鍋里,蓋上蓋,等鍋再次開了以后,把調料撒進了鍋里,等火候差不多的時候,我滿懷期待關上了火,然后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一股濃香的氣味立刻撲鼻而來,一直香到了我的心里。吃著自己通過勞動做好的飯,味道就是非同一般。看來媽媽的“狠心”還是大有收獲的!
生活離不開實踐,實踐方可出真知。只要肯做敢做,一切事情皆有可能!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十三
都說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人,尤其是對自己的孩子,總是想要把全世界最好的給自己的孩子。
可是,當我們真正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作為媽媽,又會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說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是個狠心的媽媽。
下午和兩個閨蜜聊到關于和孩子之間一些的問題,其中一個閨蜜正在帶著他家小孩試衣服。后來我們就問說衣服有沒有買到手?閨蜜也就說他自己是一個狠心的媽媽,一件衣服200元,她一件都沒有給孩子買。
另外一個閨蜜也說,他也是一個比較狠心的媽媽,經常面對孩子的一些要求,感覺自己無法做到而選擇拒絕孩子。
其實自己靜下心來想一下,每個狠心拒絕孩子要求的媽媽,其根本的原因可能還是經濟實力不夠吧。想一下如果每個媽媽都很有錢的話,那么面對孩子一些差不多合理的要求,都會滿足吧。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自己囊中羞澀,面對孩子的一些要求的時候只能夠選擇拒絕,拒絕以后也會自責自己是一個狠心的媽媽。
可究其根源,還是因為經濟實力不足的原因。因此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告訴自己說,只有努力的去掙錢,才能夠在面對孩子一些合理要求時,做到不那么狠心,做到合理的滿足吧!
三五句話寫媽媽的腳受傷了篇十四
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為了讓孩子學習、生活絞盡腦汁,“不擇手段”。
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尤其是媽媽。
記得四歲時,媽媽就把硬硬的筆塞進我的手里。“逼”著我學寫阿拉伯數字,我受不了這種“囚禁”的生活,就向爸爸求援,但您硬把爸爸那只支援的手“拋”出了十萬八千里,毫無情面!
再大一點時,您又把“石磨”般重的大算盤推到我的小手上,硬逼著我學撥百子。有時,我手撥得發紫,向您投去乞求的目光,可您瞧也不瞧,把我那乞求的目光“拒之門外”。
小學,您仍不肯放松那只長滿厚繭的手,一次次“邀”我的爸爸去買數學語文練習本,使我整天忙得頭暈目眩。還不時向老師、同學打聽我的學習成績。
當時的我,無數次地暗暗怪你,甚至罵你……
現在的我,看著自己一手清秀的鋼筆字,一墻的獎狀,我要對您說:“媽媽,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