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總結篇一
婦產科主治醫師是醫院的職稱之名,醫生職稱的一種,比住院醫師高一級,比副主任醫師低一級,屬于中級職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知識點精華,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原則:
(1) 一般護理
(2) 病因處理
(3) 產科處理
2.護理評估:
(1) 病史
(2) 身心狀況
(3) 輔助檢查:
胎心電子監護:
a.基礎胎心率bhr是指在無宮縮或宮縮間歇期記錄的胎心率,正常的.在120-160次/分。周期性胎心率pfhr指與子宮收縮有關的胎心率變化,有三種類型:無變化;加速;減速(早期減速、變異減速、晚期減速)。
b. 預測胎兒宮內儲備能力:無應急試驗nst、宮縮壓力試驗cst或催產素壓力試驗oct。
注:早期減速與子宮收縮幾乎同時開始,正常減速幅度<50次/分,是胎頭受壓,腦血流量一時性減少的表現,不受體位或吸氧而改變。變異減速,減速幅度大>70次/分,時間長短不一,因臍帶受壓興奮迷走神經所致,孕婦左側臥位可減輕。晚期減速一般在子宮收縮高峰后出現,下降緩慢,幅度<50次/分,持續時間長,恢復慢,可能是子宮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缺氧的表現。
無應急試驗nst:正常情況下,20分鐘內至少有3次以上胎動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稱nst有反應;少于3次或胎心率不足15次/分稱nst無反應。
cst陰性:胎兒心率無晚期減速,胎動后胎心率加快,說明一周內無大的危險。
cst陽性:胎心率晚期減速連續出現,頻度占到宮縮的≥1/2至少說明胎兒氧合狀態是不理想的;若陽性伴胎動后胎心率無改變,說明在慢性缺氧的基礎上易出現代謝性酸中毒,須立即剖宮產。
1. 流產:凡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流產發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稱早期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
2. 流產臨床表現:停經、腹痛及陰道出血。
發展過程: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流產、完全流產。
鑒別:看宮口擴張否。
先兆流產:停經、少量陰道流血、輕微腹痛、宮頸口未開;處理: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減少刺激;低流量吸氧;肌注黃體酮。
難免流產:陰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宮頸口已擴張、有胚胎組織物堵在宮口;處理:盡早排出妊娠物,防出血和感染。
不全流產:妊娠產物排出在陰道內,血液不斷流出,宮口已擴張,有時已關閉;處理:吸宮術清楚宮內殘留組織。
完全流產:陰道出血逐漸停止,腹痛消失,宮頸口關閉。
稽留流產(過期流產):子宮不再增大,早孕反應消失,胎動消失,宮口關閉,聽診聞不到胎心。處理:做凝血宮內檢查,及時促使胎兒及胎盤排出。
3. 習慣性流產:指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產多發生在同一妊娠月,癥狀與一般流產相同。
1. 異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宮體腔外著床發育,習稱宮外孕。包括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宮頸妊娠及闊韌帶妊娠等。
2. 輸卵管妊娠:以壺腹部妊娠多見。臨床癥狀:停經(6-8周后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腹痛(未流產時,一側下腹隱痛或酸脹感;流產或破裂時,突感一側下腹撕裂樣疼痛,隨后遍及全腹)、陰道流血、暈厥與休克、腹部包塊。體征:貧血貌、腹膜刺激征、移動性濁音;陰道后穹窿飽滿,觸痛、宮頸舉痛、附件有腫塊,邊界不清。
診斷檢查:無破裂出血:妊娠試驗hcg+b超;已破裂出血:hcg+b超+陰道后穹窿穿刺。
1. 妊娠:是胚胎和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成長的過程。開始時間:卵子的受精;臨床時間:末次月經的第一天(lmp);總時間:10個妊娠月(40周或280天/266天)。
2. 受精: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過程。通常發生在排卵后12h內。已受精的卵子稱受精卵,標志新生命的開始。
3. 著床:晚期胚囊侵入到子宮內膜的過程,也稱孕卵植入。約在受精后6—7天開始,
11—12天結束。
4. 著床條件:透明帶消失;胚囊滋養層分出合體滋養層細胞;胚囊和子宮內膜同步發育;有足夠的孕酮。
5. 蛻膜形成:妊娠期的子宮內膜稱蛻膜,分為底—、包—、真(壁)—。
6. 胎兒附屬物:包括胎盤、胎膜、臍帶和羊水。
7. 胎盤:
(1) 組成:包括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是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羊膜(最內層,胎盤的胎兒部分);葉狀絨毛膜(胎盤的胎兒部分,主要部分);底蛻膜(胎盤母體部分)。
(2) 結構:圓形或橢圓形盤狀,子面光滑,灰白,表面為羊膜,附著臍帶;母面粗糙,暗紅。
(3) 功能: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出胎兒代謝產物、防御功能和合成功能。注:屏障功能有限,病毒易通過。合成功能也叫內分泌功能,合成蛋白激素(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盤生乳素hpl)和甾體激素(雌、孕激素),酶(催產素酶和堿性磷酸酶);hcg月經過期3—5天用試紙可測到,至妊娠8—10周達高峰。雌、孕激素由妊娠黃體產生,8—10周后胎盤合成。
8. 胎膜:由平滑絨毛膜(外層)和羊膜(內層)組成。
9. 臍帶:一端連于胎兒腹壁臍輪,一端附著于胎盤子面。足月兒廠約30—70cm,內有1條臍靜脈和2條臍動脈。
10. 羊水:妊娠早期由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中期以后,胎兒尿液成為其主要來源。正常足月量為1000ml。稱中性或弱堿性。
11. 胎兒發育:妊娠8周以前稱胚胎,9周起稱胎兒。12周末可辨性別;20周末身長25cm,重約300g;28周末身長35cm,重1000g;
1. 生殖系統:
(1)子宮:右旋,容積5000ml,大小35cmx22cmx25cm。子宮峽部由1cm變為7cm。子宮頸假性糜爛。自妊娠12—14周起,子宮出現不規則的無痛性的收縮,其特點為稀發不對稱,稱之為braxton hicks收縮。
(2)卵巢:見妊娠黃體,10周后,黃體功能有胎盤替代。
(3)外陰色素沉著。
2. 乳房:增大充血。乳暈著色,出現蒙氏結節,腺管腺泡發育,為泌乳做準備。
3. 循環及血液系統:
(1)心臟:心尖區及肺動脈區可聞及吹風樣收縮期雜音。
(2)心搏出量約10周增加,妊娠32—34周達高峰。血容量6周起開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達高峰。出現生理性貧血。合并心臟病的孕婦,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產程)及產褥期最初3日內要防心衰。
(3)易發生痔、外陰及下肢靜脈曲張。長時間仰臥,可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癥。
4. 泌尿系統:早期尿頻,12周后減輕,末期再次出現尿頻。右旋子宮壓迫右側輸尿管,易發生腎盂腎炎。
5. 消化系統:約停經6周出現早孕反應。易便秘。
6. 其他:體重13周前無明顯變化,以后每周增加350g,<500g,至足月時約增加12.5kg。妊娠斑、妊娠紋。
s("content_re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