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重點歸納總結 高考化學必備知識點篇一
高考前的化學復習是一項系統的學習工程,想好考好化學,就要腳踏實地將每個知識點鞏固好。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學必背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符號:cb單位:moi/l;
物質的量濃度與溶液體積、物質的`量的關系:cb=
2、物質的量濃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主要儀器: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容量瓶(一定規格)、膠頭滴管
(2)步驟:①計算m=c· v· m ②稱量 ③溶解(冷卻)④轉移(洗滌2—3次,并將洗滌液轉入容量瓶)和洗滌 ⑤定容 ⑥搖勻 ⑦裝瓶貼簽
注意:
1)在配制之前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2)定容操作要點:加水距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逐滴加入蒸餾水至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3)要學會誤差分析:a. 定容時,俯視刻度線,則所配溶液濃度偏高;b. 容量瓶洗滌后,殘留有少量蒸餾水,則所配溶液濃度無影響;c. 轉移過程中有溶液灑落在容量瓶外,則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3、溶液稀釋的計算
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或物質的量不變。 c(濃)·v(濃) = c(稀)·v(稀)
二、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中的應用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2na+2h2o=2naoh+h2↑,表示2molna與2molh2o完全反應,
生成2molnaoh和1molh2.
離子反應
1、酸、堿、鹽的概念
+⑴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h2so4、
hcl、hno3、h2co3、ch3cooh等。
-⑵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如:
ba(oh)2、koh、nh3·h2o等。
⑶鹽:能電離出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如:kcl、na2so4、cacl2、nh4cl等。
2、離子反應
⑴定義:在水溶液中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
⑵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a、有沉淀生成;b、有氣體生成;c、有水、弱酸、弱堿生成。
3、離子方程式
⑴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符號表示反應的方程式
⑵書寫步驟:“寫(寫化學方程式)、拆(把強酸、強堿及易溶鹽拆寫成離子)、刪(刪去方程式兩邊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及化學計量數約簡為最簡)、查(檢查離子方程式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⑶意義:不僅可以表示某一定物質間的具體反應,還可以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4、離子方程式書寫應注意的問題
(1)在離子反應里,把強酸、強堿、可溶鹽拆寫成離子符號,
其它物質一般都保留其化學式,不能拆寫。
強酸:鹽酸(hcl)、硝酸(hno3)、硫酸(h2so4)
強堿:naoh koh ba(oh)2 ca(oh)2
可溶鹽: 氯化物:除agcl外; 硝酸鹽:所有; 硫酸鹽:除baso4外
碳酸鹽:na2co3 k2co3 (nh4)2co3
碳酸氫鹽:所有 ( 如nahco3 khco3)
一、金屬鈉及其重要化合物:
1、金屬鈉的單質:
(1)與非金屬反應;2na+cl
2、2nacl;
4na+o2=2na2o(白色粉末),2na+o,2na2o2
(黃色火焰,生成淡黃色固體);
(2)與h2o反應: 2na+2h2o=2naoh+h2↑
現象: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熔化成小球——鈉的熔點低,反應為放熱反應;游、嘶——有氣體生成;滴有酚酞的水溶液變紅——有堿生成。
(3)與鹽溶液的反應:鈉先與水反應,生成的naoh再與鹽溶液反應,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產生藍色沉淀,不能置換出金屬銅。
(4)注意:少量金屬鈉應保存在煤油中;用鑷子取用,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割,剩余的鈉放回原試劑瓶。
(5)主要用途:制過氧化鈉,制稀有金屬,鈉鉀合金作原子能反應堆導熱劑,制高壓鈉燈用于道路的照明。
(6)工業制法:電解熔融的nacl;
s("content_relate");【高考化學必背知識重點歸納】相關文章:
地理高考必背知識點精選歸納
12-07
必背語文基礎知識歸納
04-21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歸納分享【5篇】
11-08
高三物理必背知識點歸納
08-04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
08-18
歷史高考必背知識點
08-03
高考化學知識點歸納
11-12
考研數學沖刺必背的重點知識
12-05
高考重點理科知識點歸納
10-01
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匯總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