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家社協同教育,一切以孩子健康成長為中心。學校提供專業知識,家庭教育樹立孩子的好思想、好品德、好習慣、好人格,社會為孩子教育創造和諧環境。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可以主動尋求專業幫助,在家校教育產生摩擦和矛盾時,保持理性不要情緒化,多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真正學會從生活中獲取知識。下面是可圈可點小編為您推薦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6篇。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1
今天晚上有幸聆聽了由南京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殷飛教授關于“家校社協同育人,父母可以怎么做?”的專題講座,殷教授從五個不同的角度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立體與豐滿,我特別喜歡那句“讓我們把平凡的生活過出教育的味道”,這句話發人深省,讓我受益良多。
是啊,教育不應狹隘于校園,局限于課堂,教育無處不在。潤兒細無聲,深愛孩子的我們應讓他們在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里學會愛與包容;在家務勞動中學會責任與擔當;在誘惑遲疑時學會自律和自省……很多時候家長適時地引導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的成長之路漫長而又短暫,為人父母更應珍惜當下的陪伴,比如每天抽點時間當個安靜的聆聽者,了解孩子一天的喜怒哀樂;讓滿是正能量的鼓勵與肯定幫孩子卸下一天課業的疲憊……教育真的不僅局限于課本與試卷,放下焦慮,不忘初心,帶著孩子學著用心去感受、用腳去丈量,常懷感恩之心體會這世間的美好。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殷飛博士的這節課,讓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了更清晰的目標和方向,并積極落實于行動!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傳承優良家風,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平時要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同時要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間,防止孩子網絡沉迷,同時更要保護孩子的視力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積極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職業體驗等,讓孩子親近自然、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個人素質。我們家長要組織好家庭生活,全家協同,制定家庭作息時間表,在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和提升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控能力,以及他作為家庭成員的歸屬感。
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出教育的味道,同時也要做好和學校以及班主任老師的配合教育,協作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3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只有大家攜手共進,通過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分歧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有效的溝通,不要回避問題,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以孩子的發展為出發點來解決問題。同時家長要帶領孩子走出去,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社會看世界,去吸收更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長的大力支持能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的推行,最終收益的是我們的孩子。
“育人”的目標在于有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從小就要養成自尊、自強、積極進取、誠實守信、寬厚待人、為人正直、助人為樂、孝親敬長、富有責任感的優良美德。
這次殷飛教授的講座,讓我們家長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教育孩子不光是學校的責任,也是我們家長的重擔。做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要與學校家校合一、協調一致,發掘孩子的閃光點,用愛與包容教育孩子。同時,家長們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4
今天的線上教育主要議題是家校社協同育人,學習了以后我受益匪淺。之前我們的家庭教育并沒有生活化,只是一味的關注孩子單方面的表現,結果孩子學習也沒學好,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雙方都很疲憊且不快樂。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作為家長首先要組織好家庭生活,要有作息規律,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提高生活積極性、主動性與自控力,提升生活技能,讓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快樂成長。
另外,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引導孩自律自強、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對電子產品手機游戲的管控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不然孩子就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和游戲中。針對這一問題,家長可以多組織戶外活動,讓孩子在運動和戶外活動中體會到不一樣的精彩世界,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出教育的味道。
看完公開課的講座,我受益匪淺。我們作為家長,不只是為孩子提供溫飽就可以,更應該主動參與到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承擔起這份責任,與孩子攜手同行。在學校,老師能夠帶領孩子們學習,在家里,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做孩子最好的人生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我們要努力營造溫馨舒適,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5
家校社,顧名思義,指的是家庭、學校、社會。家校社協同育人就是三方聯合起來共同教育我們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好孩子,不是學校單一方面的責任,而是需要我們家長以及社會團體共同參與進來,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指導我們家長要多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目前我們的孩子還是屬于身體和智力的發展階段,是不成熟的,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接受到了正確的教育,那么離開學校,回到家庭的時間呢?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來自哪里呢?沒錯,是父母,是我們的言傳身教。
作為父母,在用語言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為孩子做好的榜樣。必要且真誠的溝通,是打開孩子內心的鑰匙;時常的談心,能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如發現有問題,要及時和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同學的相處等等各種情況。時刻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和學校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看直播的過程中,有一個情況很有感觸,就是穩定和諧的父母關系,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無疑,孩子是聰明的,同時也是敏感的,能覺察到周圍的變化,而穩定的生活環境,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暑期來臨,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開始了。在這樣的時間聽到這樣一堂公開課,感受良多,受益匪淺。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長中也做了很多不關心或過度關心孩子的情況,在觀看公開課后,了解了現階段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之后會帶孩子多多了解社會,在不同的場景場所學習更多的知識,多多了解自然,讓孩子多去自然,認識動、植物,認識花鳥魚蟲,熱愛自然,開闊學識。
2024年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一期觀看心得體會6
通過觀看、學習今天的家庭教育講座,我更加了解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分別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知識啟蒙心靈成長為人處世起著獨特的作用。一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將決定一個孩子今后成功與否。今后,我要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走進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公益實踐活動,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與孩子發成觀念沖突的時候,也要以孩子的需求作為出發點,積極健康的引導孩子的思想,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聽完講座后,讓我了解到,小孩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缺一不可,作為家庭方,我們會積極和學校相互配合,做好學生的家庭教育工作,假期里家長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帶著孩子多去接觸社會上提供的一些資源,讓家庭,學校和社會結合更加密切,真正讓小孩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將平凡的生活過出教育的味道”是一種充滿意義的追求。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規則,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在平凡的生活中,家庭教育的安排和規則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律和責任,為他們的成長和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引導和支持是關鍵,通過積極的溝通、正面的激勵和明確的規則,讓家庭成為孩子教育的溫暖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