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老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前段時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家長批改作業,那還要老師干嘛”等等一些言論沖上熱搜,引起廣大網友熱議,這不,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表示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信息,趕緊來看看吧。
教育部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小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
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
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
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創新作業類型方式。
學校要根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
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學校要將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重點,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數量,作業難度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經常性組織開展作業設計與實施的教師培訓與教研活動,定期組織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加強優質作業資源共建共享。教研機構要加強對學校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與指導。
加強作業完成指導。
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后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指導小學生基本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初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
認真批改反饋作業。
教師要對布置的學生作業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強化作業批改與反饋的育人功能。作業批改要正確規范、評語恰當。
通過作業精準分析學情,采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特別要強化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有條件的地方,鼓勵科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作業分析診斷。
不給家長布置作業。
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
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
不額外布置其他家庭作業。
嚴禁校外培訓作業。
各地要按國家有關規定,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堅決防止校外培訓機構給中小學生留作業,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教育部: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
“不允許教師給家長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等于家長放棄對孩子學習的監護責任。從家庭教育的角度,督促孩子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責任感,培養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實現家校協同育人,是家長的教育責任。”李明新說。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通知要求:
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
中小學校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保證體育活動時間。
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大力推廣家庭體育鍛煉活動,有鍛煉內容、鍛煉強度和時長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強度練習。學校要對體育家庭作業加強指導,提供優質的鍛煉資源,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中小學校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要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鼓勵學生利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積極參加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的訓練。要組織開展“全員運動會”“全員體育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構建完善的“校內競賽—校級聯賽—選拔性競賽”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各級體育教研部門要定期進行集中備課和集體研學。適時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教師的指導要貫穿課程的整個過程。
完善體質健康管理評價考核體系。
要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評價考核體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體質健康管理工作,建立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積極探索將體育競賽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對因病或其他不可抗因素不能參加體育競賽的,要從實際出發,分類指導,進行評價。各校要健全家校溝通機制,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要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
做好體質健康監測。
各地各校應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系列文件要求,對體質健康管理內容定期進行全面監測,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認真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制度和抽測復核制度,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真實、完整、有效地完成測試數據上報工作,研判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制定相應的體質健康提升計劃。
網友:希望快點落實
兩個新政一出,就沖上熱搜,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家長表示,舉雙手雙腳贊成: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教育部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老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對此各位家長有什么看法呢?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