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知識點歸納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知識點歸納總結篇一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說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彈力
(1)、形變、彈性形變、定義等。
(2)、產生條件:接觸彈性形變方向:彈性形變恢復的方向
(3)、拉力、支持力、壓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
(4)、彈簧的彈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設法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摩擦力
(1)、靜摩擦力:①、產生條件:粗糙接觸面接觸面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②、方向判斷: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2)滑動摩擦力:①、產生條件:粗糙接觸面接觸面間彈力相對運動
②、方向判斷: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③、大小:f=u 。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3)、可用假設法來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1、定義;由分力求合力的過程。
2、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圖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計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與分力的大小關系
1、分解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2、分解原則:按照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兩分力的方向)
3、把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①、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過作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判斷)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系。
三、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見第一冊p8〕;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s("content_relate");【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知識點2篇
11-06
力的相互作用高中物理知識點08-04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12-13
高中物理彈力知識點10-26
高中物理知識點歸納最新12-07
高中物理水平考知識點08-08
高中物理知識點最新大全07-30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2篇01-11
高中物理電勢能知識點10-26